中文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引言 | 第9-10页 |
第一章 我国养老保险法律制度之概说 | 第10-16页 |
第一节 我国养老保险法律制度之理论基础 | 第10-11页 |
一、人权保障理论 | 第10页 |
二、公平正义理论 | 第10-11页 |
三、资源配置理论 | 第11页 |
第二节 我国养老保险法律制度之制度变迁 | 第11-14页 |
一、我国养老保险法律制度之历史变迁 | 第11-12页 |
二、我国养老保险法律制度之现状分析 | 第12-14页 |
第三节 我国养老保险“双轨”与“并轨”的制度比较 | 第14-16页 |
小结 | 第16页 |
第二章 我国养老保险法律制度并轨改革之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 第16-22页 |
第一节 我国养老保险法律制度并轨改革之必要性分析 | 第16-18页 |
一、权利与义务相对应原则之必然要求 | 第16-17页 |
二、保障社会公平实现之内在措施 | 第17页 |
三、推动劳动力市场自由流动之客观需要 | 第17-18页 |
四、减轻国家财政负担之有效途径 | 第18页 |
第二节 我国养老保险法律制度并轨改革之可行性分析 | 第18-22页 |
一、法律、法规、规章、政策层面的支持 | 第18-19页 |
二、试点改革以及企业养老保险改革积累的实践支持 | 第19-20页 |
三、域外相关立法与实践为我国养老保险并轨制度改革提供了借鉴 | 第20-22页 |
小结 | 第22页 |
第三章 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并轨”改革之制度构建 | 第22-34页 |
第一节 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并轨改革存在之障碍分析 | 第22-25页 |
一、我国养老保险法律效力层次较低 | 第22-23页 |
二、并轨改革之财政负担重以及转轨成本高 | 第23-24页 |
三、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之反对 | 第24页 |
四、养老保险改革之不同步 | 第24页 |
五、隐形双轨制之形成 | 第24-25页 |
六、并轨制制度设计与改革“时间表”不确定 | 第25页 |
第二节 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并轨改革遵循之原则 | 第25-27页 |
一、权利与义务相对应原则 | 第25-26页 |
二、公平与效率相结合原则 | 第26页 |
三、保障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原则 | 第26-27页 |
四、解决突出矛盾、保证可持续发展相促进原则 | 第27页 |
第三节 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并轨改革之具体办法 | 第27-30页 |
一、完善养老保险改革立法 | 第27-28页 |
二、建立并落实多层次的养老保险制度 | 第28页 |
三、建立职业年金制度 | 第28-29页 |
四、明确政府在养老保险体系中的地位 | 第29页 |
五、实现退休人员管理社会化 | 第29页 |
六、基金管理与监督的强化 | 第29-30页 |
七、完善养老保险待遇的调整机制 | 第30页 |
第四节 我国养老保险并轨制改革之配套措施 | 第30-33页 |
一、完善个人账户 | 第30-32页 |
二、完善基本养老保险替代率 | 第32-33页 |
小结 | 第33-34页 |
结语 | 第34-35页 |
致谢 | 第35-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38页 |
作者简介 | 第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