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诗歌、韵文论文--诗歌论文

唐代科举诗典故词语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绪论第8-14页
    0.1 研究对象及语料来源第8页
    0.2 典故与典故词语第8-10页
    0.3 研究现状第10-13页
        0.3.1 典故的研究现状第10-11页
        0.3.2 典故词语的研究现状第11-12页
        0.3.3 唐代科举诗的研究现状第12-13页
    0.4 研究方法和研究价值第13-14页
        0.4.1 研究方法第13页
        0.4.2 研究价值第13-14页
第1章 唐代科举诗典故词语内容及文献分类第14-27页
    1.1 唐代科举诗典故词语内容分类第14-23页
        1.1.1 名物类典故词语第14-15页
        1.1.2 情感类典故词语第15-17页
        1.1.3 品行类典故词语第17-18页
        1.1.4 志向类典故词语第18-19页
        1.1.5 称颂类典故词语第19-21页
        1.1.6 文化类典故词语第21-22页
        1.1.7 其它类典故词语第22-23页
    1.2 唐代科举诗典故词语文献分类第23-27页
        1.2.1 出自经部的典故词语第23页
        1.2.2 出自史部的典故词语第23-24页
        1.2.3 出自子部的典故词语第24-25页
        1.2.4 出自集部的典故词语第25-27页
第2章 唐代科举诗典故词语形式及演化第27-35页
    2.1 唐代科举诗典故词语的形式第27-31页
        2.1.1 一源一形第27页
        2.1.2 一源多形第27-30页
        2.1.3 多源一形第30-31页
    2.2 唐代科举诗典故词语形式演化第31-34页
        2.2.1 典故词语形式保持不变第31-32页
        2.2.2 由篇章演化为词、短语第32页
        2.2.3 由句子演化为词、短语第32-33页
        2.2.4 由短语演化为词第33-34页
    2.3 小结第34-35页
第3章 唐代科举诗典故词语意义第35-45页
    3.1 唐代科举诗典故词语意义构成第35-38页
        3.1.1 字面义第35-36页
        3.1.2 语境义第36-37页
        3.1.3 语源义第37-38页
    3.2 唐代科举诗典故词语意义变化第38-41页
        3.2.1 意义扩大第39页
        3.2.2 意义缩小第39-40页
        3.2.3 意义转移第40-41页
    3.3 唐代科举诗典故词语文化意义第41-45页
        3.3.1 唐代科举诗典故词语反映的物质文化第41-42页
        3.3.2 唐代科举诗典故词语反映的制度文化第42-43页
        3.3.3 唐代科举诗典故词语反映的精神文化第43-45页
第4章 唐代科举诗典故词语应用研究第45-53页
    4.1 典故词语与科举考试第45-47页
        4.1.1 表示科举干谒意义第45页
        4.1.2 表示科举及第意义第45-46页
        4.1.3 表示科举落第意义第46-47页
    4.2 典故词语与诗人第47-49页
        4.2.1 诗人与典故词语的数量第47-48页
        4.2.2 诗人与典故词语的类型第48-49页
    4.3 典故词语与表达效果第49-53页
        4.3.1 以简驭繁,言简意赅第50-51页
        4.3.2 一语双关,语义含蓄第51页
        4.3.3 表意精炼,典雅庄重第51-53页
结语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57页
致谢第57-58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柴贝二陈汤治疗甲状腺结节气郁痰阻证的临床研究
下一篇:基于HGF/c-MET通路探讨消瘤胶囊对肝癌细胞SMMC7721的抑制作用及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