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导论 | 第8-15页 |
第一节 选题缘起及意义 | 第8-10页 |
一、德鲁克生平简介 | 第8页 |
二、选题缘起 | 第8-9页 |
三、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评析 | 第12页 |
第三节 研究框架与可能的创新 | 第12-15页 |
一、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12-13页 |
二、论文的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三、拟创新之处 | 第14-15页 |
第一章 德鲁克企业伦理思想的产生 | 第15-23页 |
第一节 时代背景 | 第15-17页 |
一、对欧洲旧社会秩序的分析 | 第15-16页 |
二、工业化的组织社会诞生 | 第16-17页 |
第二节 理论渊源 | 第17-19页 |
一、肇始于柏克的保守主义传统 | 第17-18页 |
二、滕尼斯社区与社会思想的启发与借鉴 | 第18-19页 |
第三节 目的诉求——建构自由的功能性社会 | 第19-23页 |
一、新社会运作的三个基本条件 | 第19-21页 |
二、自由的功能性社会理论 | 第21-23页 |
第二章 义利统一的绩效伦理思想 | 第23-30页 |
第一节 绩效伦理思想的基本理念 | 第23-26页 |
一、绩效思想的伦理内涵:经济绩效、人力绩效和社会绩效的统一 | 第23-25页 |
二、绩效思想的价值诉求:社会整体价值的增值 | 第25-26页 |
第二节 绩效伦理:三种绩效及其评价标准 | 第26-30页 |
一、经济绩效:绩效是检验组织的唯一标准 | 第26-27页 |
二、人力绩效:人是企业最大的资产 | 第27-28页 |
三、社会绩效:社会价值导向 | 第28-30页 |
第三章 以人为核心的人本伦理思想 | 第30-43页 |
第一节 人本伦理思想的基本理念 | 第30-32页 |
一、人本思想的伦理内涵 | 第30-31页 |
二、人本思想的价值诉求 | 第31-32页 |
第二节 组织伦理:德鲁克管理人文观 | 第32-37页 |
一、组织管理的核心要素:人 | 第32-33页 |
二、组织精神的核心德目:正直 | 第33-35页 |
三、组织管理的核心模式:自我管理及其伦理要义 | 第35-37页 |
第三节 伦理领导与管理者责任 | 第37-43页 |
一、伦理领导的核心和本质:诚信 | 第37-39页 |
二、管理者的责任及其伦理底线 | 第39-43页 |
第四章 社会价值导向的责任伦理思想 | 第43-51页 |
第一节 责任伦理思想的基本理念 | 第43-45页 |
一、责任思想的伦理内涵 | 第43-44页 |
二、责任思想的价值诉求 | 第44-45页 |
第二节 责任伦理:德鲁克企业社会责任观 | 第45-51页 |
一、责任起点:经济绩效 | 第46页 |
二、责任限度:合宜的社会责任 | 第46-48页 |
三、责任创新:将社会需要转变成组织业绩 | 第48-49页 |
四、责任落实:建立“以责任为基础的组织” | 第49-51页 |
第五章 德鲁克企业伦理思想的评价与启示 | 第51-64页 |
第一节 德鲁克企业伦理思想的特色 | 第51-56页 |
一、企业社会责任实践模式的创新:从赚钱行善到行善赚钱 | 第51-53页 |
二、注重对价值主体与价值关系的伦理关切 | 第53-55页 |
三、倡导经济价值与伦理价值的内在统一 | 第55-56页 |
第二节 德鲁克企业伦理思想的局限 | 第56-58页 |
一、企业伦理思想的碎片化和泛责任化倾向 | 第56-57页 |
二、对企业伦理作为学科的拒斥 | 第57-58页 |
第三节 德鲁克企业伦理思想的当代价值 | 第58-64页 |
一、倡导以价值为导向的新型企业社会责任模式 | 第58-60页 |
二、倡导以人文精神为导向的新型企业营销模式 | 第60-61页 |
三、加强企业伦理文化的建设,培育领导者的道德资本 | 第61-64页 |
结语 | 第64-69页 |
一、绩效、人本、责任三维度在德鲁克企业伦理思想研究中的特殊性 | 第64-65页 |
二、德鲁克企业伦理思想在德鲁克思想中的地位 | 第65-66页 |
三、德鲁克责任伦理思想对中国管理价值缺失的补救 | 第66-68页 |
四、本文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3页 |
后记 | 第73-74页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