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4页 |
1.1 研究背景、目的以及意义 | 第9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9-12页 |
1.2.1 融资结构理论 | 第9-11页 |
1.2.2 关于产业并购基金的研究 | 第11页 |
1.2.3 关于定向增发的研究 | 第11页 |
1.2.4 关于公司债券的研究 | 第11-12页 |
1.3 研究框架和内容 | 第12-13页 |
1.4 研究方法和创新 | 第13-14页 |
第2章 相关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 第14-20页 |
2.1 基本概念 | 第14-18页 |
2.1.1 内源融资 | 第14页 |
2.1.2 债券融资 | 第14-16页 |
2.1.3 定向增发融资 | 第16-17页 |
2.1.4 产业并购基金融资 | 第17-18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18-20页 |
2.2.1 MM理论 | 第18页 |
2.2.2 “融资机会之窗”理论 | 第18-19页 |
2.2.3 代理成本理论 | 第19-20页 |
第3章 HY公司基本情况介绍 | 第20-24页 |
3.1 公司历史沿革及转型规划简介 | 第20-21页 |
3.2 公司主营业务简介 | 第21-22页 |
3.2.1 房地产业务 | 第21页 |
3.2.2 医疗业务 | 第21-22页 |
3.2.3 医疗供应链金融业务 | 第22页 |
3.2.4 矿业投资业务 | 第22页 |
3.3 公司转型的资金需求分析与时间表 | 第22-24页 |
第4章 HY公司融资渠道及可行性分析 | 第24-35页 |
4.1 内源融资渠道分析 | 第24-28页 |
4.1.1 自有资金 | 第24-26页 |
4.1.2 房地产项目回收现金流估计 | 第26-27页 |
4.1.3 医疗供应链金融可回收现金流估计 | 第27页 |
4.1.4 医疗服务税后净利润估计 | 第27-28页 |
4.2. 债券融资可行性分析 | 第28-29页 |
4.3 定向增发可行性分析 | 第29-31页 |
4.4 发起并购基金可行性分析 | 第31-33页 |
4.5 银行借款可行性分析 | 第33-35页 |
第5章 HY公司具体融资方案 | 第35-45页 |
5.1 融资方案目标 | 第35-36页 |
5.1.1 满足转型期内公司最低融资需求 | 第35页 |
5.1.2 股东利益的最大化 | 第35-36页 |
5.1.3 融资风险在可控范围内 | 第36页 |
5.2 融资约束条件 | 第36-39页 |
5.2.1 银行借款将基本被各种债券融资工具替代 | 第37页 |
5.2.2 方案应满足HY公司转型期内各期融资的最低需求 | 第37页 |
5.2.3 方案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规定 | 第37-38页 |
5.2.4 方案要满足股东利益的最大化 | 第38-39页 |
5.3 各年度融资安排 | 第39-45页 |
5.3.1 2017年融资安排 | 第40-41页 |
5.3.2 2018年融资安排 | 第41-42页 |
5.3.3 2019年融资安排 | 第42-43页 |
5.3.4 2020年融资安排 | 第43-45页 |
第6章 HY公司融资方案预期效果、压力测试与保障措施 | 第45-53页 |
6.1 预期效果 | 第45-46页 |
6.2 压力测试 | 第46-51页 |
6.2.1 定向增发方案未达预期 | 第46-49页 |
6.2.2 市场利率水平上升 | 第49-50页 |
6.2.3 供应链金融业绩未达预期 | 第50-51页 |
6.3 保障措施 | 第51-53页 |
6.3.1 温和的市值管理措施 | 第51页 |
6.3.2 强化供应链金融应收账款预警机制 | 第51-52页 |
6.3.3 申请贷款承诺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