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金属氧化物/三维石墨烯催化臭氧氧化刚果红的研究

中文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1. 绪论第10-31页
    1.1 染料废水概述第10-11页
        1.1.1 染料及其分类第10页
        1.1.2 染料废水特点及环境危害第10-11页
    1.2 染料废水的处理技术研究现状第11-17页
        1.2.1 物理法第11-12页
        1.2.2 生物法第12-13页
        1.2.3 化学法第13-17页
    1.3 催化臭氧氧化研究进展第17-25页
        1.3.1 均相催化臭氧氧化技术研究进展第17-19页
        1.3.2 非均相催化臭氧氧化技术研究进展第19-25页
    1.4 石墨烯材料的研究及应用现状第25-30页
        1.4.1 二维石墨烯纳米材料的研究及应用现状第25-27页
        1.4.2 三维石墨烯宏观体的研究及应用现状第27-30页
    1.5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第30-31页
        1.5.1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第30页
        1.5.2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第30-31页
2. 实验材料和方法第31-40页
    2.1 实验试剂和仪器第31-33页
        2.1.1 实验试剂第31-32页
        2.1.2 实验仪器第32-33页
    2.2 实验装置图第33页
    2.3 实验方法第33-37页
        2.3.1 金属氧化物/3D GN负载型催化剂的制备方法第33-35页
        2.3.2 金属氧化物/3D GN负载型催化剂的表征方法第35-36页
        2.3.3 金属氧化物/3D GN负载型催化剂催化降解刚果红的实验方法第36-37页
    2.4 分析方法第37-40页
        2.4.1 刚果红浓度的测定方法第37页
        2.4.2 COD的测定方法第37-38页
        2.4.3 溶液中总Fe离子浓度的测试方法第38-39页
        2.4.4 紫外-可见全波长扫描方法第39页
        2.4.5 刚果红降解过程GC-MS分析方法第39-40页
3. 高效金属氧化物/3D GN催化剂的制备及表征第40-68页
    3.1 引言第40页
    3.2 金属氧化物活性组分的确定第40-50页
        3.2.1 不同活性组分金属氧化物/3D GN催化剂的表征第41-49页
        3.2.2 不同活性组分金属氧化物/3D GN催化剂催化活性对比第49-50页
    3.3 金属氧化物负载量的确定第50-55页
        3.3.1 不同负载量Fe_3O_4/3D GN催化剂的表征第50-54页
        3.3.2 不同负载量Fe_3O_4/3D GN催化剂催化活性对比第54-55页
    3.4 氧化石墨浓度的确定第55-59页
        3.4.1 不同氧化石墨浓度制备的Fe_3O_4/3D GN催化剂的表征第55-58页
        3.4.2 不同氧化石墨浓度制备的Fe_3O_4/3D GN催化剂催化活性对比第58-59页
    3.5 氧化石墨超声时间的确定第59-63页
        3.5.1 不同氧化石墨超声时间制备的Fe_3O_4/3D GN催化剂的表征第59-62页
        3.5.2 不同氧化石墨超声时间制备的Fe_3O_4/3D GN催化剂催化活性对比第62-63页
    3.6 最佳条件下制备的Fe_3O_4/3D GN催化效能评估与解析第63-66页
        3.6.1 催化活性评估与解析第63-65页
        3.6.2 催化稳定性评估与解析第65-66页
    3.7 本章小结第66-68页
4. Fe_3O_4/3D GN催化臭氧化降解刚果红最佳工艺条件确定第68-79页
    4.1 引言第68页
    4.2 Fe_3O_4/3D GN催化臭氧氧化降解刚果红废水的单因素实验研究第68-72页
        4.2.1 Fe_3O_4/3D GN投加量对刚果红染料废水降解效果的影响第68-69页
        4.2.2 O_3投加量对刚果红染料废水降解效果的影响第69-70页
        4.2.3 刚果红初始浓度对刚果红染料废水降解效果的影响第70-71页
        4.2.4 初始pH对刚果红染料废水降解效果的影响第71-72页
    4.3 Fe_3O_4/3D GN催化臭氧氧化降解刚果红废水响应曲面优化实验第72-78页
        4.3.1 响应曲面法实验设计与结果第72-73页
        4.3.2 模型的建立与显著性分析第73-75页
        4.3.3 响应曲面交互作用的分析第75-77页
        4.3.4 模型的验证第77-78页
    4.4 本章小结第78-79页
5. Fe_3O_4/3D GN催化臭氧氧化降解刚果红的机理解析第79-87页
    5.1 引言第79页
    5.2 ·OH猝灭剂对Fe_3O_4/3D GN催化臭氧氧化降解刚果红的影响第79-80页
    5.3 Fe_3O_4/3D GN催化臭氧氧化降解刚果红的降解途径解析第80-86页
        5.3.1 紫外-可见全波长扫描第80页
        5.3.2 中间产物GC-MS结果分析第80-86页
        5.3.3 GC-MS降解历程分析第86页
    5.4 本章小结第86-87页
6. 结论与展望第87-89页
    6.1 结论第87-88页
    6.2 展望第88-89页
参考文献第89-103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第103-104页
致谢第104-105页
作者简介第105-106页

论文共10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慢性盆腔痛(湿热蕴结型)的临床研究
下一篇:自拟化癥止痛汤治疗子宫腺肌病所致痛经(痰瘀互结证)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