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生理学论文--神经生理学论文

ML神经元耦合模型的同步研究与应用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1 绪论第8-13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8-9页
    1.2 研究现状第9-11页
    1.3 本文研究内容和安排第11-13页
2 神经元模型及相关知识第13-24页
    2.1 神经元第13-14页
    2.2 突触第14-17页
        2.2.1 突触的数学模型第15-17页
    2.3 混沌同步第17-19页
    2.4 本文使用的研究方法第19-20页
        2.4.1 Lyapunov指数第19页
        2.4.2 峰峰间期分岔图第19-20页
        2.4.3 时间历程图和相平面图第20页
    2.5 常见神经元模型介绍第20-23页
        2.5.1 HH神经元模型第21页
        2.5.2 FHN神经元模型第21-22页
        2.5.3 HR神经元模型第22页
        2.5.4 ML神经元模型第22-23页
    2.6 本章小结第23-24页
3 ML神经元模型的动力学分析第24-31页
    3.1 引言第24页
    3.2 模型描述第24-25页
    3.3 单个参数变化对模型的影响第25-28页
    3.4 考虑外电场对模型的影响第28-30页
    3.5 本章小结第30-31页
4 耦合ML神经元同步第31-58页
    4.1 引言第31页
    4.2 电突触耦合同步第31-46页
        4.2.1 时滞对电突触耦合神经元同步的增强作用第36-40页
        4.2.2 噪声对电突触耦合神经元同步的增强作用第40-43页
        4.2.3 时滞和噪声对电突触耦合神经元同步的增强作用第43-46页
    4.3 化学突触耦合第46-56页
        4.3.1 时滞对化学突触耦合神经元同步的抑制作用第48-52页
        4.3.2 噪声对化学突触耦合神经元同步的增强作用第52-54页
        4.3.3 时滞和噪声对化学突触耦合神经元同步的抑制作用第54-56页
    4.4 本章小结第56-58页
5 耦合ML神经元的自适应同步及其保密通信应用第58-65页
    5.1 引言第58-59页
    5.2 耦合ML神经元自适应同步第59-61页
    5.3 基于耦合ML神经元自适应同步的保密通信第61-64页
    5.4 本章小结第64-65页
结论第65-66页
致谢第66-67页
参考文献第67-70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延续护理在膀胱癌尿流改道腹壁造口术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下一篇:血根碱对紫杉醇耐药卵巢癌细胞的作用及机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