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2页 |
1.1 电解水技术的介绍 | 第12-13页 |
1.2 OER反应原理 | 第13-15页 |
1.3 OER催化剂介绍 | 第15-20页 |
1.3.1 Co基OER催化剂 | 第15-17页 |
1.3.2 Ni基OER催化剂 | 第17-18页 |
1.3.3 铁基OER催化剂 | 第18-19页 |
1.3.4 锰氧化物OER催化剂 | 第19-20页 |
1.3.5 OER催化剂的基底材料 | 第20页 |
1.4 论文选题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20-22页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第22-26页 |
2.1 实验原料与仪器 | 第22-23页 |
2.1.1 实验原料 | 第22页 |
2.1.2 实验仪器 | 第22-23页 |
2.2 电极形貌及结构的表征 | 第23页 |
2.2.1 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 | 第23页 |
2.2.2 X射线粉末衍射表征 | 第23页 |
2.2.3 X射线光电子能谱表征 | 第23页 |
2.3 电极电催化性能的测试 | 第23-26页 |
2.3.1 循环伏安法测试(Cyclic Voltammetry,CV) | 第24页 |
2.3.2 线性扫描伏安法测试(Linear Sweep Voltammetry,LSV) | 第24-25页 |
2.3.3 电化学交流阻抗法(Electrochemical alternating current impedancespectroscopy,简称EIS) | 第25页 |
2.3.4 循环稳定性测试 | 第25-26页 |
第三章 电沉积法制备锰氧化物/石墨纸(MnO_x/GP)电极及其OER催化活性的研究 | 第26-43页 |
3.1 引言 | 第26-27页 |
3.2 锰氧化物/石墨纸(MnO_x/GP)电极的制备 | 第27页 |
3.3 结果讨论与分析 | 第27-42页 |
3.3.1 空石墨纸电催化性能研究 | 第27-29页 |
3.3.2 沉积电流密度对MnO_x/GP电极OER性能的影响 | 第29-33页 |
3.3.3 沉积温度对MnO_x/GP电极OER性能的影响 | 第33-36页 |
3.3.4 电镀液浓度对MnO_x/GP电极OER性能的影响 | 第36-39页 |
3.3.5 煅烧对电极OER性能的影响 | 第39-42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四章 镍铁双氢氧化物/石墨纸电极制备和OER催化性能的研究 | 第43-66页 |
4.1 引言 | 第43页 |
4.2 NiFe(OH)_x/GP电极的制备 | 第43-44页 |
4.2.1 恒压法沉积 | 第43-44页 |
4.2.2 循环伏安法沉积 | 第44页 |
4.2.3 脉冲法沉积 | 第44页 |
4.3 结果讨论与分析 | 第44-65页 |
4.3.1 恒压法制备NiFe(OH)_x/GP电极的研究 | 第44-51页 |
4.3.2 循环伏安法制备NiFe(OH)_x/GP电极的研究 | 第51-58页 |
4.3.3 脉冲法制备NiFe(OH)_x/GP电极的研究 | 第58-61页 |
4.3.4 三种模式制备电极的性能比较 | 第61-63页 |
4.3.5 循环稳定性测试 | 第63-65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第五章 水热法制备锰氧化物/石墨纸电极及其OER催化活性的研究 | 第66-78页 |
5.1 引言 | 第66-67页 |
5.2 实验部分 | 第67页 |
5.2.1 KMnO_4溶液与石墨纸薄片水热反应制备MnOx_/GP电极 | 第67页 |
5.2.2 多孔石墨纸薄片的制备 | 第67页 |
5.2.3 MnO_x/GP电极活性物质的负载量的测定 | 第67页 |
5.3 结果讨论与分析 | 第67-77页 |
5.3.1 水热反应时间对电极形貌的影响 | 第67-69页 |
5.3.2 水热温度对电极形貌的影响 | 第69-71页 |
5.3.3 活性电极的XPS分析 | 第71页 |
5.3.4 MnO_x/GP电极的OER性能研究 | 第71-75页 |
5.3.5 多孔道石墨纸基底制备及其性能的研究 | 第75-77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7-78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8-80页 |
6.1 结论 | 第78-79页 |
6.2 不足与展望 | 第79-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93页 |
致谢 | 第93-9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