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能源与动力工程论文--内燃机论文--柴油机论文--构造论文

基于HYDSIM的高压共轨喷油系统的仿真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1-19页
    1.1 课题背景第11-12页
    1.2 电控喷油系统的发展历程第12-14页
        1.2.1 位置控制式电控喷油系统第12-13页
        1.2.2 时间控制式电控喷油系统第13页
        1.2.3 压力-时间控制式电控喷油系统第13-14页
    1.3 国内外共轨系统的技术现状第14-17页
        1.3.1 国外共轨系统的技术现状第15-16页
        1.3.2 国内共轨系统的技术现状第16-17页
    1.4 课题的意义第17页
    1.5 本论文的研究工作第17-19页
第2章 共轨系统物理及数学模型第19-39页
    2.1 共轨喷油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第19-23页
        2.1.1 ECU电控单元第19-20页
        2.1.2 高压油泵第20-21页
        2.1.3 共轨管第21-22页
        2.1.4 电控喷油器第22-23页
    2.2 共轨系统各部件数学模型第23-32页
        2.2.1 高压油泵数学模型第23-27页
        2.2.2 共轨管单元数学模型第27-28页
        2.2.3 高压油管单元数学模型第28-29页
        2.2.4 喷油器数学模型第29-32页
    2.3 喷雾特性数学模型第32-34页
        2.3.1 索特平均直径单元模型第33页
        2.3.2 喷雾锥角单元模型第33-34页
        2.3.3 贯穿距离单元模型第34页
    2.4 电磁阀的仿真计算第34-38页
        2.4.1 喷油器电磁阀的结构及工作原理第34-35页
        2.4.2 电磁阀的动态响应特性第35-38页
    2.5 小结第38-39页
第3章 全工况下的循环喷油量的确定第39-55页
    3.1 循环喷油量的控制第39页
    3.2 柴油机的推进特性和负荷特性第39页
        3.2.1 推进特性第39页
        3.2.2 负荷特性第39页
    3.3 单缸机工作过程BOOST模型第39-41页
        3.3.1 主要设计参数第39-40页
        3.3.2 工作过程模型第40-41页
    3.4 柴油机的循环喷油量第41-54页
        3.4.1 柴油机在推进特性下工作的循环喷油量第42-48页
        3.4.2 柴油机在负荷特性下工作的循环喷油量第48-54页
    3.5 小结第54-55页
第4章 共轨系统仿真模型第55-69页
    4.1 共轨系统仿真模型的建立及简化第55页
    4.2 高压共轨喷油系统仿真模型的描述第55-57页
    4.3 模型参数设置第57-61页
        4.3.1 发动机技术参数第57页
        4.3.2 共轨系统结构参数第57-61页
        4.3.3 全局控制参数第61页
    4.4 最佳喷油正时的确定第61-63页
    4.5 仿真计算结果第63-68页
        4.5.1 喷射性能仿真结果第63-66页
        4.5.2 共轨系统燃油雾化仿真结果第66-68页
        4.5.3 共轨系统优化目标第68页
    4.6 小结第68-69页
第5章 共轨系统的仿真研究和优化分析第69-95页
    5.1 共轨管压力波动影响因素分析第69-75页
        5.1.1 高压油泵转速对轨压波动的影响第69-70页
        5.1.2 柱塞直径对轨压波动的影响第70-71页
        5.1.3 柱塞腔容积对轨压波动的影响第71-73页
        5.1.4 共轨管容积对轨压波动的影响第73-74页
        5.1.5 系统设定轨压对共轨管内压力波动的影响第74-75页
    5.2 电控喷油器结构参数对喷油特性的影响第75-89页
        5.2.1 控制腔容积对喷油特性的影响第76-78页
        5.2.2 进油孔面积对喷油特性的影响第78-80页
        5.2.3 泄油孔面积对喷油特性的影响第80-82页
        5.2.4 控制活塞直径对喷油特性的影响第82-84页
        5.2.5 针阀质量对喷油特性的影响第84-85页
        5.2.6 针阀弹簧预紧力对喷油特性的影响第85-87页
        5.2.7 同样流通面积下喷孔设计对喷油特性的影响第87-89页
    5.3 共轨系统优化设计第89-93页
        5.3.1 共轨管内压力波动优化结果第90页
        5.3.2 喷油特性优化情况第90-92页
        5.3.3 燃油雾化质量优化情况第92-93页
    5.4 小结第93-95页
结论第95-96页
展望第96-97页
参考文献第97-102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102-103页
致谢第103页

论文共10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地磁感应电流在变压器中的分布特性及其对差动保护的影响
下一篇:东胜220kV输变电工程技术经济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