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中文文摘 | 第4-7页 |
目录 | 第7-10页 |
绪论 | 第10-28页 |
一 前列腺素 | 第11-14页 |
1. 前列腺素的结构和作用 | 第11-13页 |
2. 前列腺素在炎性痛中的作用 | 第13-14页 |
二 前列腺素合成酶的概述 | 第14-21页 |
1. 前列腺素合成酶的结构与分类 | 第14-16页 |
2. 前列腺素合成酶在外周炎性痛中的作用 | 第16-18页 |
3. 调节COX-2诱导表达的炎症介质 | 第18-20页 |
·促炎细胞因子 | 第18-19页 |
·一氧化氮 | 第19页 |
·缓激肽 | 第19-20页 |
4. 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剂 | 第20-21页 |
三 内源性阿片肽 | 第21-24页 |
1. 内源性阿片肽的种类 | 第21-22页 |
2. 炎症介质对内源性阿片肽分泌的影响 | 第22-24页 |
四 μ-阿片受体 | 第24-26页 |
1. μ阿片受体的结构和分布 | 第24-25页 |
2. μ阿片受体的镇痛作用 | 第25-26页 |
五 本课题的立题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6-28页 |
第一章 COX非选择性抑制剂对角叉菜胶炎性大鼠热痛觉过敏的影响 | 第28-40页 |
·前言 | 第28-29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9-33页 |
·实验主要试剂 | 第29页 |
·实验仪器和动物 | 第29页 |
·实验仪器 | 第29页 |
·实验动物 | 第29页 |
·实验方法 | 第29-33页 |
·大鼠足底炎性模型的建立 | 第30页 |
·行为学实验 | 第30页 |
·灌流固定和制备切片 | 第30页 |
·免疫组化ABC法 | 第30-31页 |
·蛋白质样品的制备 | 第31页 |
·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 | 第31-33页 |
·数据处理和统计方法 | 第33-34页 |
·实验结果 | 第34-40页 |
·Indomethacin对角叉菜胶炎性大鼠热痛觉过敏的影响 | 第34-35页 |
·纳络酮对Indomethacin诱导的角叉菜胶致炎大鼠痛觉低敏的影响 | 第35-37页 |
·Indomethacin对大鼠外周炎症组织内β-內啡肽表达的影响 | 第37-40页 |
第二章 COX-2选择性抑制剂对角叉菜胶炎性大鼠热痛觉过敏的影响 | 第40-50页 |
·前言 | 第40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0-43页 |
·实验主要试剂 | 第40页 |
·实验仪器和动物 | 第40-41页 |
·实验仪器 | 第40-41页 |
·实验动物 | 第41页 |
·实验方法 | 第41-43页 |
·大鼠足底炎性模型的建立 | 第41页 |
·行为学实验 | 第41页 |
·灌流固定和制备切片 | 第41页 |
·蛋白质样品的制备 | 第41页 |
·免疫组化ABC法 | 第41页 |
·BCA蛋白质定量法 | 第41-42页 |
·Western blot操作步骤 | 第42-43页 |
·数据处理和统计方法 | 第43页 |
·实验结果 | 第43-50页 |
·Nimesulide对角叉菜胶炎性大鼠热痛觉过敏的影响 | 第43-44页 |
·纳络酮对Nimesulide诱导的角叉菜胶致炎大鼠痛觉低敏的影响 | 第44-46页 |
·Nimesulide对大鼠外周炎症组织内β-内啡肽及阿片受体表达的影响 | 第46-50页 |
第三章 讨论 | 第50-56页 |
·角叉菜胶诱导炎性痛的机制 | 第50页 |
·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剂在炎性痛的作用 | 第50-51页 |
·内源性阿片肽在COX抑制剂诱导的炎症大鼠热痛觉低敏中的作用 | 第51-52页 |
·COX非选择性抑制剂对角叉菜胶炎性大鼠热痛觉过敏的影响 | 第52-53页 |
·COX-2选择性抑制剂对角叉菜胶炎性大鼠热痛觉过敏的影响 | 第53-54页 |
·阻断前列腺素的合成与内源性阿片系统激活的机制 | 第54-56页 |
第四章 结论 | 第56-58页 |
附录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76页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76-78页 |
致谢 | 第78-80页 |
个人简历 | 第80-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