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0页 |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 第12-13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3-18页 |
1.2.1 住房抵押贷款违约风险的影响因素研究 | 第13-14页 |
1.2.2 住房抵押贷款违约风险的期权模型和简约模型 | 第14-16页 |
1.2.3 次级贷款的违约风险研究 | 第16页 |
1.2.4 住房抵押贷款违约风险与提前偿还模型 | 第16-18页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18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8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8页 |
1.4 结构安排 | 第18-20页 |
第2章 住房抵押贷款违约风险及其影响因素 | 第20-24页 |
2.1 住房抵押贷款违约风险 | 第20-21页 |
2.2 住房抵押贷款违约风险影响因素 | 第21-24页 |
2.2.1 房价波动 | 第21页 |
2.2.2 贷款特征与违约风险 | 第21-22页 |
2.2.3 住房特征与违约风险 | 第22页 |
2.2.4 借款人身份特征与违约风险 | 第22-24页 |
第3章 住房抵押贷款违约风险的测度 | 第24-31页 |
3.1 违约风险模型 | 第24-28页 |
3.1.1 简约模型 | 第24-26页 |
3.1.2 现代结构模型 | 第26-28页 |
3.1.3 住房抵押贷款违约模型发展趋势 | 第28页 |
3.2 生存分析法与住房抵押贷款风险的测度 | 第28-31页 |
3.2.1 生存分析数据特征 | 第28-29页 |
3.2.2 生存分析的基本函数 | 第29-30页 |
3.2.3 应用生存分析测算违约概率适应性 | 第30-31页 |
第4章 基于生存分析法的住房抵押贷款风险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第31-46页 |
4.1 生存分析的基本模型 | 第31-35页 |
4.1.1 生命表法 | 第31-32页 |
4.1.2 Cox模型 | 第32-34页 |
4.1.3 竞争风险模型 | 第34-35页 |
4.2 实证分析 | 第35-46页 |
4.2.1 数据选取和变量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35-38页 |
4.2.2 Cox模型实证分析 | 第38-41页 |
4.2.3 竞争风险实证分析 | 第41-46页 |
第5章 政策建议 | 第46-50页 |
5.1 加强住房抵押贷款贷前审查力度 | 第46-47页 |
5.1.1 严格审查借款人经济状况 | 第46页 |
5.1.2 综合分析借款人偿还能力 | 第46-47页 |
5.2 提高贷款合约的适宜性 | 第47页 |
5.2.1 量身打造贷款合约 | 第47页 |
5.2.2 对提前还款设定限制 | 第47页 |
5.3 提升住房抵押贷款贷后风控水平 | 第47-48页 |
5.3.1 加强对贷款的动态监测 | 第47-48页 |
5.3.2 收取逾期违约金 | 第48页 |
5.4 建立有效机制防止系统性风险 | 第48-50页 |
5.4.1 加强风险分散和转移机制的建设 | 第48页 |
5.4.2 加快个人征信系统的完善 | 第48-50页 |
结论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6页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