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缩略语表 | 第9-10页 |
1 引言 | 第10-22页 |
1.1 绵羊肺腺瘤病 | 第10-11页 |
1.1.1 概述 | 第10页 |
1.1.2 发现 | 第10页 |
1.1.3 流行病学 | 第10-11页 |
1.2 绵羊肺腺瘤病的病原 | 第11-14页 |
1.2.1 绵羊肺腺瘤病的病原 | 第11-12页 |
1.2.2 JSRV基因组结构及生命周期 | 第12-14页 |
1.3 绵羊肺腺瘤病毒JSRV的分子生物学 | 第14-16页 |
1.3.1 内源性绵羊肺腺瘤病毒(enJSRV) | 第14-15页 |
1.3.2 enJSRV和exJSRV的关系 | 第15-16页 |
1.4 绵羊肺腺瘤病的临床病理学 | 第16-17页 |
1.5 绵羊肺腺瘤病的病理组织学观察 | 第17-18页 |
1.6 绵羊肺腺瘤与人类肺癌的关系 | 第18-19页 |
1.7 绵羊肺腺瘤病毒的检测方法 | 第19-21页 |
1.7.1 PCR法 | 第19-20页 |
1.7.2 双抗体夹心ELISA法 | 第20页 |
1.7.3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 | 第20-21页 |
1.8 斑点杂交检测技术的原理 | 第21页 |
1.9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21-22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2-29页 |
2.1 材料 | 第22-23页 |
2.1.1 试验动物与样品采集 | 第22页 |
2.1.2 主要试剂 | 第22页 |
2.1.3 主要仪器和设备 | 第22页 |
2.1.4 杂交所需溶液配制 | 第22-23页 |
2.2 方法 | 第23-29页 |
2.2.1 病料处理 | 第23-24页 |
2.2.2 总DNA的提取 | 第24页 |
2.2.3 引物设计和RT-PCR扩增 | 第24-25页 |
2.2.4 DIG标记DNA探针的制备 | 第25-26页 |
2.2.5 标记DNA探针灵敏度检测 | 第26页 |
2.2.6 斑点杂交检测方法的建立 | 第26-27页 |
2.2.7 杂交条件的优化 | 第27-28页 |
2.2.8 特异性试验 | 第28页 |
2.2.9 敏感性试验 | 第28页 |
2.2.10 重复性试验 | 第28页 |
2.2.11 现地样品检测及其与巢式RT-PCR吻合度检测 | 第28-29页 |
3 结果 | 第29-37页 |
3.1 外周血血样和病肺DNA提取结果 | 第29-30页 |
3.2 env基因和U3区的PCR扩增结果 | 第30页 |
3.3 测序结果及序列同源性分析 | 第30-31页 |
3.4 探针灵敏性检测结果 | 第31页 |
3.5 斑点杂交结果判定 | 第31-32页 |
3.5.1 结果分析条件设定 | 第31-32页 |
3.5.2 阴性 | 第32页 |
3.5.3 阳性 | 第32页 |
3.6 斑点杂交最佳反应条件的确定 | 第32页 |
3.7 特异性试验 | 第32页 |
3.8 敏感性试验 | 第32-33页 |
3.9 重复性试验 | 第33页 |
3.10 现地样品检测及其与RT-PCR吻合度检测结果 | 第33-37页 |
3.10.1 斑点杂交检测外周血血样结果 | 第34-36页 |
3.10.2 斑点杂交检测OPA病肺结果 | 第36-37页 |
4 讨论 | 第37-40页 |
5 结论 | 第40-41页 |
致谢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50页 |
作者简介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