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植物学论文--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论文

高黎贡山濒危植物光合特征年、日变化及与生态因子关系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3页
    1.1 植物光合特性研究第13-16页
        1.1.1 影响光合特性的因素第14-15页
        1.1.2 光合特性的重要指标第15-16页
    1.2 长蕊木兰研究进展第16-18页
    1.3 瑞丽山龙眼研究进展第18-19页
    1.4 瑞丽茜树研究进展第19-20页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20-23页
第二章 实验地概况第23-25页
第三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25-27页
    3.1 实验材料第25页
    3.2 实验方法第25-26页
        3.2.1 测量仪器第25页
        3.2.2 光合特性日变化测定方法第25-26页
        3.2.3 净光合速率—光响应测定方法第26页
        3.2.4 净光合速率—CO_2响应测定方法第26页
    3.3 数据分析第26-27页
第四章 实验结果分析第27-75页
    4.1 不同生境下长蕊木兰幼苗的光合特性第27-43页
        4.1.1 光合有效辐射(PAR)日变化第27-28页
        4.1.2 净光合速率(P_N)日变化第28-30页
        4.1.3 气孔导度(G_s)日变化第30-31页
        4.1.4 蒸腾速率(T_r)日变化第31-33页
        4.1.5 胞间CO_2浓度(C_i)日变化第33-34页
        4.1.6 净光合速率变化与环境因子相关性第34-38页
        4.1.7 净光合速率—光响应第38-41页
        4.1.8 净光合速率—CO_2响应第41-43页
    4.2 瑞丽山龙眼幼苗的光合特性第43-59页
        4.2.1 光合有效辐射(PAR)日变化第43-44页
        4.2.2 净光合速率(P_N)日变化第44-46页
        4.2.3 气孔导度(G_s)日变化第46-47页
        4.2.4 蒸腾速率(T_r)日变化第47-49页
        4.2.5 胞间CO_2浓度(C_i)日变化第49-50页
        4.2.6 净光合速率变化与环境因子相关性第50-54页
        4.2.7 净光合速率—光响应第54-57页
        4.2.8 净光合速率—CO_2响应第57-59页
    4.3 瑞丽茜树幼苗的光合特性第59-75页
        4.3.1 光合有效辐射(PAR)日变化第59-60页
        4.3.2 净光合速率(P_N)日变化第60-61页
        4.3.3 气孔导度(G_s)日变化第61-63页
        4.3.4 蒸腾速率(T_r)日变化第63-65页
        4.3.5 胞间CO_2浓度(C_i)日变化第65-66页
        4.3.6 净光合速率变化与环境因子相关性第66-70页
        4.3.7 净光合速率—光响应第70-73页
        4.3.8 净光合速率—CO_2响应第73-75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75-85页
    5.1 结论第75-80页
        5.1.1 长蕊木兰光合特性结论第75-77页
        5.1.2 瑞丽山龙眼光合特性结论第77-78页
        5.1.3 瑞丽茜树光合特性结论第78-80页
    5.2 讨论与展望第80-85页
致谢第85-87页
参考文献第87-91页
附录A (攻读学位其间发表论文目录)第91页

论文共9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水质基准数据整编技术方法初步研究--以美国生态毒性数据整编为例
下一篇:树麻雀在急性热应激下的生理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