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一、引言 | 第8-10页 |
(一)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8页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8-9页 |
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三) 研究方法 | 第10页 |
二、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概述 | 第10-12页 |
(一) 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概念 | 第10-11页 |
(二) 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现状 | 第11-12页 |
三、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原因及危害 | 第12-19页 |
(一)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原因 | 第12-15页 |
1. 银行经营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 第12-13页 |
2. 银行的内在脆弱性及信贷交易的跨时性 | 第13页 |
3. 银行经营中的不确定性与风险 | 第13-15页 |
(二)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危害 | 第15-19页 |
1.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与银行破产 | 第15-17页 |
2.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与银行危机 | 第17-18页 |
3.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与金融稳定与国民经济增长 | 第18-19页 |
四、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处置模式及存在的问题 | 第19-24页 |
(一)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处置模式 | 第19-20页 |
1. 危机防范型处置机制 | 第19-20页 |
2. 主体配置型处置机制 | 第20页 |
(二)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中存在的问题 | 第20-24页 |
1. 关于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法律性质的问题 | 第20-21页 |
2. 关于房产、地产抵押的问题 | 第21页 |
3. 关于企业破产和侵害资产管理公司债权的问题 | 第21-22页 |
4. 关于代位权的行使问题 | 第22页 |
5. 关于债权催收公告的问题 | 第22-23页 |
6. 关于执行主体变更的问题 | 第23页 |
7. 关于债转股的机制问题 | 第23-24页 |
五、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的法律对策 | 第24-37页 |
(一) 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的一般法律监管对策 | 第24-27页 |
1. 注重立法目标与立法策略和立法技术的协调 | 第25页 |
2. 注重对国际、国内经验的汲取及与现有制度的衔接 | 第25-26页 |
3. 注重规制要求与赋权条款的统一 | 第26-27页 |
(二) 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的具体法律对策 | 第27-37页 |
1. 制定单独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法》 | 第27页 |
2. 建立和完善不良资产处置的法律监管体系 | 第27-30页 |
3. 建立企业个人破产制度 | 第30-31页 |
4. 坚持金融法制转型的审慎原则 | 第31页 |
5. 完善不良资产处置的金融法制 | 第31-32页 |
6. 建立不良资产处置的法律捷径 | 第32-34页 |
7. 提供有法律支持的不良资产处置创新模式 | 第34-37页 |
六、结语 | 第37-38页 |
注释 | 第38-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2页 |
致谢 | 第42-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