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引言 | 第9-10页 |
(一)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页 |
(二) 研究内容 | 第9页 |
(三) 研究方法 | 第9-10页 |
1. 文献研究法 | 第9页 |
2. 案例分析法 | 第9页 |
3. 比较分析法 | 第9-10页 |
一、智能语音机器人及其专利保护的意义 | 第10-14页 |
(一) 智能语音机器人概述 | 第10-14页 |
1. 智能语音机器人专利涉及国家利益 | 第11-12页 |
2. 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现状决定了智能语音机器人专利保护的紧迫性 | 第12-14页 |
二、智能语音机器人专利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14-20页 |
(一) 智能语音机器人专利申请材料的撰写要求不够明晰 | 第14-15页 |
(二) 智能语音机器人专利审查的标准过于主观 | 第15-17页 |
1. 说明书是否“清楚、完整”是很主观的评判标准 | 第15-16页 |
2. 对“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的理解因人而异 | 第16-17页 |
(三) 智能语音机器人专利恶性争夺的情况严重 | 第17-18页 |
(四) 智能语音机器人专利的法律保护力度不够 | 第18-20页 |
三、美国和日本在智能语音机器人专利保护上的做法及经验 | 第20-26页 |
(一) 美国 | 第20-24页 |
1. 美国在损害赔偿制度上的经验和做法 | 第20-22页 |
2. 美国在禁令制度上的经验和做法 | 第22-23页 |
3. 美国在专利中请制度上的经验和做法 | 第23-24页 |
(二) 日本 | 第24-26页 |
1. 日本在举证与抗辩制度上的经验和做法 | 第24-25页 |
2. 日本在加大对专利侵权行为的惩罚力度上的经验和做法 | 第25-26页 |
四、完善我国智能语音机器人专利保护的对策 | 第26-37页 |
(一) 完善我国智能语音机器人专利的申请与审查制度 | 第26-28页 |
(二) 规范我国智能语音机器人专利的不良竞争行为 | 第28-32页 |
1. 完善《专利法》与《反垄断法》及二者相结合的法律规制制度 | 第28-29页 |
2. 加快我国制定《关于滥用知识产权的反垄断指南》的步伐 | 第29-30页 |
3. 积极应对专利权滥用带来的危机 | 第30-32页 |
(三) 增强我国智能语音机器人专利相关法律的保护力度 | 第32-37页 |
1. 完善专利举证制度 | 第32页 |
2. 明确赋予专利管理机关主动查处部分侵权行为的职能 | 第32-34页 |
3. 完善专利侵权的司法救济制度 | 第34-37页 |
结语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0页 |
致谢 | 第40-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