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引言 | 第10-13页 |
| (一) 问题的提出 | 第10-11页 |
| (二)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1页 |
| (三) 研究方法综述 | 第11页 |
| (四) 国内外研究近况及参考文献 | 第11-12页 |
| (五)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2-13页 |
| 一、失火罪刑事证明标准基础理论 | 第13-16页 |
| (一) 证明标准的概念及特点 | 第13-14页 |
| (二) 证明标准的基本范畴 | 第14-16页 |
| 1. 客观事实与法律事实 | 第14页 |
| 2. 客观真实与法律真实 | 第14-15页 |
| 3. 绝对真实与相对真实 | 第15页 |
| 4. 实质真实与形式真实 | 第15-16页 |
| 二、失火罪刑事证明标准域外法比较 | 第16-19页 |
| (一) 国外刑事证明标准的考察 | 第16-17页 |
| 1. 英美法系刑事证明标准 | 第16-17页 |
| 2. 大陆法系刑事证明标准 | 第17页 |
| (二) 我国刑事证明标准对域外法的借鉴 | 第17-19页 |
| 1. 2012年修改前《刑事诉讼法》确定的证明标准及缺陷 | 第17页 |
| 2. 2012年修改后《刑事诉讼法》确定的证明标准的变革 | 第17-19页 |
| 三、刑事证明标准在失火罪定罪中的困境 | 第19-26页 |
| (一) 失火罪案件司法实践概况与困境 | 第19-20页 |
| (二) 刑事证明标准在失火罪刑事证明中的运用 | 第20-21页 |
| (三) 证据规则在失火罪证明要求的作用 | 第21-23页 |
| 1. 补强证据规则 | 第21-22页 |
| 2. 证据相互印证规则 | 第22-23页 |
| (四) 失火罪刑事证明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第23-26页 |
| 1. 证明标准未进行阶段性的划分 | 第23-24页 |
| 2. 刑事证明标准相关制度的缺陷 | 第24-26页 |
| 四、完善刑事证明标准在失火罪定罪中的思考 | 第26-30页 |
| (一) 刑事证明标准阶段及渐进式的划分 | 第26-27页 |
| 1. 借鉴域外法对证明标准分层次的规定 | 第26页 |
| 2. 根据不同的证明主体、不同的证明对象规定不同的证明标准 | 第26-27页 |
| 3. 根据案件的性质适用不同的证明标准 | 第27页 |
| (二) 刑事证明标准相关制度的完善 | 第27-30页 |
| 1. 证据规则的确立完善 | 第27-28页 |
| 2. 重视指导性案例 | 第28-30页 |
| 结语 | 第30-31页 |
| 参考文献 | 第31-33页 |
| 致谢 | 第3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