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0-18页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1.1.2 选题意义 | 第11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1-15页 |
1.2.1 OFDI对产业结构的影响:理论分析研究 | 第11-12页 |
1.2.2 OFDI对产业结构的影响:传导途径研究 | 第12-13页 |
1.2.3 OFDI对产业结构的影响:综合效应研究 | 第13-14页 |
1.2.4 小结 | 第14-15页 |
1.3 论文的思路、方法及研究框架 | 第15-16页 |
1.3.1 论文的思路 | 第15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1.3.3 研究框架 | 第15-16页 |
1.4 创新之处及不足 | 第16-18页 |
1.4.1 论文的创新 | 第16页 |
1.4.2 论文的不足 | 第16-18页 |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 第18-28页 |
2.1 OFDI及产业结构的含义 | 第18-20页 |
2.1.1 OFDI及不同投资动因OFDI的含义 | 第18-19页 |
2.1.2 产业结构的含义 | 第19-20页 |
2.2 OFDI对产业结构影响的相关理论 | 第20-22页 |
2.2.1 产品周期理论 | 第20页 |
2.2.2 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理论 | 第20-21页 |
2.2.3“边际产业扩张论”与“雁行模式”理论 | 第21页 |
2.2.4 竞争优势理论 | 第21-22页 |
2.3 OFDI对产业结构影响的机理分析 | 第22-27页 |
2.3.1 OFDI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机理分析 | 第22-25页 |
2.3.2 OFDI限制产业结构升级的机理分析 | 第25-27页 |
2.4 小结 | 第27-28页 |
第3章 中国OFDI和产业结构现状 | 第28-43页 |
3.1 中国OFDI的发展概况 | 第28-34页 |
3.1.1 中国OFDI的发展历程回顾 | 第28-30页 |
3.1.2 中国OFDI的现状及特点 | 第30-34页 |
3.2 不同动因的中国OFDI的发展路径 | 第34-36页 |
3.2.1 资源导向型OFDI的发展路径 | 第34-35页 |
3.2.2 市场寻求型OFDI的发展路径 | 第35-36页 |
3.2.3 技术获取型OFDI的发展路径 | 第36页 |
3.3 中国产业结构发展概况 | 第36-41页 |
3.3.1 中国产业结构的演化历程 | 第36-38页 |
3.3.2 中国当前产业结构的现状和问题 | 第38-41页 |
3.4 小结 | 第41-43页 |
第4章 不同动因的中国OFDI对产业结构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43-57页 |
4.1 模型介绍与构建 | 第43-48页 |
4.1.1 模型的构建 | 第43-44页 |
4.1.2 模型的数据说明 | 第44-48页 |
4.2 实证的相关检验 | 第48-53页 |
4.2.1 平稳性检验 | 第48-50页 |
4.2.2 协整性检验 | 第50-52页 |
4.2.3 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 第52-53页 |
4.3 实证结果分析 | 第53-56页 |
4.3.1 资源导向型路径实证结果分析 | 第53-54页 |
4.3.2 市场寻求型路径实证结果分析 | 第54-55页 |
4.3.3 技术获取型路径实证结果分析 | 第55-56页 |
4.4 小结 | 第56-57页 |
第5章 中国OFDI促进国内产业结构升级的政策建议 | 第57-61页 |
5.1 国家层次的政策建议 | 第57-59页 |
5.1.1 贯彻落实“一带一路”战略,稳定提高沿线国家投资 | 第57页 |
5.1.2 积极发展对资源丰富地区的投资 | 第57-58页 |
5.1.3 大力推进对市场庞大地区的投资 | 第58页 |
5.1.4 重点拓展对技术先进地区的投资 | 第58-59页 |
5.2 企业层次的对策建议 | 第59-61页 |
5.2.1 规范行业信息服务,有效提供经济技术援助 | 第59页 |
5.2.2 拓展企业投资渠道,大力推行投资模式多元化 | 第59-60页 |
5.2.3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价值链地位 | 第60页 |
5.2.4 合理选择投资行业,避免产业投资重复 | 第60-61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