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26页 |
1.1 引言 | 第9页 |
1.2 温敏性聚合物 | 第9-16页 |
1.2.1 温敏性聚合物简介 | 第9-10页 |
1.2.2 温敏性聚合物的基本原理 | 第10-11页 |
1.2.3 温敏性聚合物的种类 | 第11-16页 |
1.3 聚多肽简介 | 第16-24页 |
1.3.1 制备聚多肽的方法和侧基改性 | 第16-18页 |
1.3.2 聚多肽性质研究 | 第18-19页 |
1.3.3 水溶性聚多肽 | 第19-22页 |
1.3.4 具有温敏性质的水溶性聚多肽的应用前景 | 第22-24页 |
1.4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内容和意义 | 第24-26页 |
第2章 带有吡啶盐的螺旋聚多肽的制备及性质 | 第26-38页 |
2.1 引言 | 第26-27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27-31页 |
2.2.1 实验试剂、药品及测试方法 | 第27页 |
2.2.2 以烷基链为间隔基的含氯谷氨酸酯原料的合成 | 第27页 |
2.2.3 以烷基链为间隔基的含氯聚(L-谷氨酸酯)合成 | 第27-28页 |
2.2.4 以烷基链为间隔基的侧基含吡啶盐和Cl~-反离子的聚(L-谷氨酸酯)的合成 | 第28-30页 |
2.2.5 以烷基链为间隔基的侧基含吡啶盐和BF_4~-反离子的聚(L-谷氨酸酯)的合成 | 第30-31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31-36页 |
2.3.1 以烷基链为间隔基的侧基含吡啶盐和Cl~-反离子的聚(L-谷氨酸酯)的合成与表征 | 第31-32页 |
2.3.2 以烷基链为间隔基的侧基含吡啶盐和BF_4~-反离子的聚(L-谷氨酸酯)的合成与表征 | 第32-34页 |
2.3.3 P1-P16的溶解性表征 | 第34页 |
2.3.4 聚合物在水溶液中的CD表征 | 第34-35页 |
2.3.5 温敏性聚合物(P11,P15)的温敏性质表征 | 第35-36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6-38页 |
第3章 带有吡啶盐的新型聚多肽的制备及性质 | 第38-46页 |
3.1 引言 | 第38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38-42页 |
3.2.1 实验试剂、药品及测试方法 | 第38页 |
3.2.2 Glu-Cu (L-谷氨酸铜盐)的合成 | 第38-39页 |
3.2.3 以苯基为间隔基的含氯谷氨酸酯原料的合成 | 第39页 |
3.2.4 以苯基为间隔基的含氯聚(L-谷氨酸酯)的合成 | 第39-40页 |
3.2.5 以苯基为间隔基的侧基含吡啶盐和Cl~-反离子的聚多肽的合成 | 第40-41页 |
3.2.6 以苯基为间隔基的侧基含吡啶盐和BF_4~-反离子的聚多肽的合成 | 第41-42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42-45页 |
3.3.1 以苯基为间隔基的侧基含吡啶盐和BF_4~-反离子的聚多肽的合成与表征 | 第42-43页 |
3.3.2 温敏性聚合物(P5-P8)的温敏性质表征 | 第43-4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附录A 所有试剂及其纯化处理方法 | 第53-54页 |
附录B 所有仪器的测试条件及方法 | 第54-55页 |
附录C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