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SR模型下的中国稀土安全的评价分析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8-11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0-11页 |
1.2.1 研究内容 | 第10页 |
1.2.2 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第二章 理论研究框架的构建 | 第11-15页 |
2.1 理论背景回顾 | 第11-12页 |
2.2 研究框架构建 | 第12-15页 |
第三章 基于PSR模型的稀土安全评价研究 | 第15-18页 |
3.1 研究对象的选取 | 第15页 |
3.2 PSR指标的选取及评价模型的建立 | 第15-18页 |
第四章 指标的分析与评价 | 第18-32页 |
4.1 稀土资源安全压力指标分析 | 第18-25页 |
4.1.1 中国稀土资源供需形势分析与预测 | 第18-20页 |
4.1.2 灰色预测GM(1.1)模型的建立 | 第20-22页 |
4.1.3 GM(1.1)预测模型的有效性检验 | 第22-23页 |
4.1.4 通过Matlab处理数据并得出结果 | 第23页 |
4.1.5 输出结果汇总 | 第23-25页 |
4.2 稀土资源安全状态指标分析 | 第25-30页 |
4.2.1 中国稀土储量 | 第25-27页 |
4.2.2 中国稀土储采比分析 | 第27-28页 |
4.2.3 中国稀土稀缺程度分析 | 第28-30页 |
4.3 评价结果分析(响应指标) | 第30-32页 |
第五章 研究结论、政策建议与研究展望 | 第32-38页 |
5.1 研究结论 | 第32-33页 |
5.2 政策建议 | 第33-36页 |
5.2.1 稀土开采应从源头控制 | 第33页 |
5.2.2 稀土出口应加强政策性指导 | 第33-34页 |
5.2.3 稀土价值回归要提高技术水平 | 第34页 |
5.2.4 稀土资源储备制度要不断完善 | 第34-36页 |
5.3 研究展望 | 第36-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0页 |
致谢 | 第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