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

基于金融稳定与货币稳定协调的货币政策研究

内容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导论第12-28页
    1.1 选题目的、背景、意义第12-16页
        1.1.1 研究背景第12-14页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4-16页
    1.2 有关概念的阐述第16-21页
        1.2.1 金融稳定的概念第16-19页
        1.2.2 货币稳定的概念第19-21页
    1.3 本文的主要内容第21-25页
    1.4 研究的思路与研究的方法第25-26页
        1.4.1 研究思路第25页
        1.4.2 研究方法第25-26页
    1.5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第26-28页
        1.5.1 本文的创新之处第26-27页
        1.5.2 本文的不足之处第27-28页
第2章 金融稳定与货币稳定协调的理论基础与文献回顾第28-47页
    2.1 金融稳定与货币稳定协调的理论基础第28-32页
        2.1.1 流动性偏好理论第28-29页
        2.1.2 财富效应理论第29-30页
        2.1.3 金融加速器理论第30-32页
    2.2 金融稳定与货币稳定之间关系内在联系的文献梳理与理论分析第32-40页
        2.2.1 金融稳定与货币稳定之间的一致性观点第32-33页
        2.2.2 金融稳定与货币稳定之间的冲突性观点第33-34页
        2.2.3 国内学者关于金融稳定与货币稳定关系的研究第34-40页
    2.3 货币政策最终目标是否应该关注金融稳定第40-42页
    2.4 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关系的文献梳理第42-45页
        2.4.1 货币政策促进审慎政策目标的实现第42-43页
        2.4.2 宏观审慎政策促进货币政策目标的实现第43-45页
    2.5 总结与展望第45-47页
第3章 金融稳定的衡量及在货币政策传导中作用分析第47-76页
    3.1 金融稳定的相关理论基础第47-49页
        3.1.1 金融不稳定假说第47-48页
        3.1.2 金融稳定的货币学派理论第48页
        3.1.3 银行挤兑理论第48-49页
        3.1.4 基于逆向选择的金融稳定理论第49页
    3.2 金融稳定指数的构建第49-62页
        3.2.1 衡量金融稳定的基础性指标选取第50-54页
        3.2.2 金融稳定指数的具体构建方法第54-57页
        3.2.3 数据的选取与处理第57-58页
        3.2.4 中国金融稳定指数的测算与验证分析第58-62页
    3.3 金融稳定因素在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中的作用机理与传导效应第62-74页
        3.3.1 基于货币学派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第62-63页
        3.3.2 基于凯恩斯学派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第63-65页
        3.3.3 含有金融稳定因素的中国货币政策传导分析第65-74页
    3.4 本章小结第74-76页
第4章 金融稳定约束下中国货币稳定目标的实现路径第76-100页
    4.1 货币稳定作为中国货币政策目标的其必要性分析第76-79页
        4.1.1 货币稳定作为中国货币政策框架中首要目标的必要性第76-78页
        4.1.2 实现货币稳定目标的可选择指标第78-79页
    4.2 含有金融稳定约束与消费者定价约束的DSGE分析第79-98页
        4.2.1 文献基础第80-82页
        4.2.2 金融稳定约束下经济部门的最优行为选择第82-90页
        4.2.3 模型的参数估计与模拟结果分析第90-98页
    4.3 本章小结第98-100页
第5章 货币政策框架下金融稳定与货币稳定的协调策略第100-132页
    5.1 金融稳定与货币稳定协调策略的理论基础第100-110页
        5.1.1 金融稳定与货币稳定协调的基本操作原则第100-102页
        5.1.2 金融稳定与货币稳定协调的操作规则的分类第102-107页
        5.1.3 金融稳定与货币稳定动态反馈机制——基于Stackelberg的博弈分析第107-110页
    5.2 金融稳定状况变化的识别与合意金融稳定指数波动区间的设定第110-119页
        5.2.1 IS-LM-FA模型的构建第111-113页
        5.2.2 金融稳定的影响因素分析第113-115页
        5.2.3 金融稳定指数合意波动区间的测算第115-119页
    5.3 基于金融稳定与货币稳定协调的货币政具体策略与效果分析第119-130页
        5.3.1 中国货币政策反应函数的设定与检验第119-123页
        5.3.2 金融稳定与货币稳定协调目标下的货币政策策略模拟第123-130页
    5.4 本章小结第130-132页
第6章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第132-140页
    6.1 本文的主要结论第132-134页
    6.2 政策建议第134-140页
        6.2.1 完善维护货币稳定的货币政策框架第135-136页
        6.2.2 完善维护金融稳定的货币政策框架第136-138页
        6.2.3 强化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之间的协调第138-140页
参考文献第140-146页
后记第146-147页

论文共14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天津市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流行病学调查及活疫苗应用试验
下一篇:天津地区副猪嗜血杆菌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及其防治措施的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