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6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9-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9-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4.1 文献研究法 | 第15页 |
1.4.2 调查法 | 第15页 |
1.4.3 实证研究法和定量分析法相结合 | 第15-16页 |
第二章 地价动态监测内涵与相关理论研究 | 第16-25页 |
2.1 地价动态监测相关理论 | 第16-18页 |
2.1.1 地租和地租理论 | 第16-17页 |
2.1.2 区位理论 | 第17页 |
2.1.3 土地供求理论 | 第17-18页 |
2.2 地价动态监测相关概念 | 第18-19页 |
2.2.1 地价动态监测 | 第18页 |
2.2.2 地价监测点 | 第18页 |
2.2.3 监测点地价 | 第18页 |
2.2.4 地价区段 | 第18-19页 |
2.3 技术路线 | 第19页 |
2.4 技术依据 | 第19-20页 |
2.5 关键技术研究 | 第20-25页 |
2.5.1 划分地价区段 | 第20页 |
2.5.2 设立地价动态监测点 | 第20-21页 |
2.5.3 监测点地价评估 | 第21页 |
2.5.4 地价动态监测指标及测算 | 第21-25页 |
第三章 地价动态监测体系研究——以天津市居住用地为例 | 第25-63页 |
3.1 天津市基准地价情况 | 第25-28页 |
3.1.1 天津市基准地价内涵 | 第26页 |
3.1.2 天津市基准地价内容 | 第26-28页 |
3.2 天津地价监测范围 | 第28-29页 |
3.3 地价动态监测体系建立 | 第29-35页 |
3.3.1 划分地价区段 | 第29-32页 |
3.3.2 设置地价监测点 | 第32-34页 |
3.3.3 建立动态地价监测体系 | 第34-35页 |
3.4 地价监测点监测 | 第35-56页 |
3.4.1 采用市场比较法评估监测点 120000AJ00024土地价格 | 第38-46页 |
3.4.2 采用假设开发法评估监测点 120000AJ00024土地价格 | 第46-55页 |
3.4.3 地价确定的方法 | 第55页 |
3.4.4 修正为统一内涵下土地价格 | 第55-56页 |
3.5 地价监测指标测算 | 第56-63页 |
3.5.1 区段地价水平值 | 第56-58页 |
3.5.2 级别地价水平值 | 第58-61页 |
3.5.3 用途地价 | 第61页 |
3.5.4 地价指数 | 第61-63页 |
第四章 地价动态监测成果分析与应用 | 第63-68页 |
4.1 地价动态监测成果分析 | 第63-66页 |
4.1.1 地价水平状况与变化趋势分析 | 第63-64页 |
4.1.2 地价与商品房市场状况分析 | 第64-65页 |
4.1.3 地价与城市土地利用状况分析 | 第65页 |
4.1.4 地价预测分析 | 第65-66页 |
4.2 地价动态监测成果应用 | 第66-67页 |
4.3 地价动态监测体系维护与更新 | 第67-68页 |
第五章 存在问题及展望 | 第68-71页 |
5.1 我国地价动态监测中存在的问题 | 第68-70页 |
5.1.1 地价动态监测体系中存在部分技术问题 | 第68-69页 |
5.1.2 缺乏对地价动态监测成果应用及分析的研究 | 第69页 |
5.1.3 评估专业队伍建设还有欠缺 | 第69-70页 |
5.2 展望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4页 |
附录 | 第74-86页 |
致谢 | 第86-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