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英文摘要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6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2 研究意义及目的 | 第9页 |
1.2.1 理论价值 | 第9页 |
1.2.2 现实意义 | 第9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3页 |
1.3.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1.3.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1.3.3 相关研究现状分析 | 第13页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3-15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1.5 论文的结构 | 第15-16页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依据 | 第16-20页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6-17页 |
2.1.1 适应性 | 第16页 |
2.1.2 学习适应性 | 第16页 |
2.1.3 远程学习适应性 | 第16-17页 |
2.2 理论依据 | 第17-20页 |
2.2.1 成人学习理论 | 第17-18页 |
2.2.2 认知发展理论 | 第18页 |
2.2.3 自我效能感理论 | 第18-19页 |
2.2.4 ARCS动机设计模式 | 第19-20页 |
第三章 研究假设模型建构 | 第20-25页 |
3.1 研究维度 | 第20-23页 |
3.1.1 个人因素 | 第21-22页 |
3.1.2 环境因素 | 第22-23页 |
3.2 假设模型构建 | 第23-25页 |
第四章 农村中小学教师远程学习适应性影响因素量表构建 | 第25-40页 |
4.1 量表构建的必要性 | 第25页 |
4.2 量表的设计与开发 | 第25-27页 |
4.3 预试数据的统计与分析 | 第27-40页 |
4.3.1 基本特征信息统计 | 第28-30页 |
4.3.2 项目分析 | 第30-40页 |
第五章 农村中小学教师远程学习适应性影响因素模型构建 | 第40-48页 |
5.1 构建结构方程模型 | 第40页 |
5.2 模型拟合度检测 | 第40-42页 |
5.3 模型修正 | 第42-48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48-50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48页 |
6.2 研究不足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4页 |
附录 | 第54-56页 |
后记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