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性雕塑展览与创作群体--以广州市雕塑学会大展为例
|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页 |
| 第一章 引言 | 第9-12页 |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 1.1.1 国内研究 | 第9-10页 |
| 1.1.2 国外研究 | 第10页 |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0-12页 |
| 第二章 主题性雕塑展览与创作群体 | 第12-22页 |
| 2.1 雕塑艺术特点 | 第12-13页 |
| 2.2 主题性雕塑展览的的多种模式 | 第13-19页 |
| 2.2.1 主题性的划分(材料、人群、地域性) | 第13-16页 |
| 2.2.2 活动性的主题征稿 | 第16-17页 |
| 2.2.3 公共雕塑艺术 | 第17-19页 |
| 2.3. 国内雕塑创作群体 | 第19-22页 |
| 第三章 非营利民间艺术组织广州市雕塑学会 | 第22-25页 |
| 3.1 非营利民间艺术组织的现状 | 第22-23页 |
| 3.2 学会的主要任务和社会功能 | 第23-25页 |
| 第四章 广州市雕塑学会大展 | 第25-33页 |
| 4.1 广州雕塑学会成立大展 | 第25-28页 |
| 4.2 山海经主题雕塑展览 | 第28-31页 |
| 4.3 展览与创作群 | 第31-33页 |
| 第五章 本土雕塑艺术发展 | 第33-35页 |
| 5.1 非营利民间艺术组织的发展 | 第33-34页 |
| 5.2 广州未来雕塑艺术发展展望 | 第34-35页 |
| 结语 | 第35-36页 |
| 参考文献 | 第36-37页 |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37-38页 |
| 后记 | 第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