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引言 | 第9-15页 |
一、问题的提出及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 第9-11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9-10页 |
(二) 理论意义 | 第10页 |
(三) 现实意义 | 第10-11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11-13页 |
(一)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第11-12页 |
(二)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12-13页 |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第13-15页 |
第一章 马尔库塞人本主义化历史唯物主义体系形成的背景 | 第15-25页 |
一、马尔库塞人本主义化历史唯物主义思想形成的历史条件 | 第15-20页 |
(一)两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急剧动荡的时局 | 第15-16页 |
(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引发的新异化 | 第16-17页 |
(三)法兰克福学派研究重心的转移 | 第17-18页 |
(四)现代西方社会信仰的缺失 | 第18-20页 |
二、马尔库塞人本主义化历史唯物主义形成的思想前提 | 第20-25页 |
(一)对海德格尔存在主义和现象学思想的逐渐摆脱 | 第20-21页 |
(二)对西方人本主义思想的吸取 | 第21-23页 |
(三)对历史唯物主义思想的吸取 | 第23-25页 |
第二章 马尔库塞人本主义化历史唯物主义思想构建 | 第25-38页 |
一、感性实践活动——人本主义化历史唯物主义思想的中心线索 | 第25-29页 |
(一)感性实践活动——改造外部世界的对象性活动 | 第25-26页 |
(二)马尔库塞对感性实践活动的探索 | 第26-28页 |
(三)马尔库塞对单向度的社会的尖锐批判 | 第28-29页 |
二、人道主义——人本主义化历史唯物主义思想的本质 | 第29-33页 |
(一)自由自觉的创造性劳动——人的自由的内在本质 | 第29-31页 |
(二)私有制下人的本质的丧失和人的非人化的现实 | 第31-32页 |
(三)马尔库塞对人的自由缺失的尖锐批判 | 第32-33页 |
三、新感性——人本主义化历史唯物主义中实现自由和解放的前提 | 第33-38页 |
(一)新感性的内涵 | 第33-34页 |
(二) 新感性与人本主义化历史唯物主义思想的内在联系 | 第34-36页 |
(三) 实现自由和解放状态的自主意识 | 第36-38页 |
第三章 马尔库塞人本主义化历史唯物主义思想的局限与启示 | 第38-45页 |
一、人本主义化历史唯物主义的局限性 | 第38-41页 |
(一)对人的需求的批判是现象批判而非本质批判 | 第38-39页 |
(二)在根源问题上缺乏经济分析和阶级分析 | 第39-40页 |
(三) 对人的解放的看法不全面 | 第40-41页 |
二、人本主义化历史唯物主义思想的启示 | 第41-45页 |
(一)揭示了人文关怀的重要性 | 第41-42页 |
(二)为构建新世纪的世界观提供了启迪作用 | 第42-43页 |
(三)为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提供了借鉴 | 第43-45页 |
结语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个人简介 | 第52页 |
在校研究成果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