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19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4-16页 |
1.2 国内外应用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1.3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19页 |
第二章 QDSOA数值模型及改进 | 第19-34页 |
2.1 数值仿真模型计算 | 第19-25页 |
2.2 稳态计算的改进 | 第25-33页 |
2.2.1 多次分段方法的原理 | 第25-26页 |
2.2.2 仿真验证 | 第26-33页 |
2.2.2.1 仿真参数 | 第26-27页 |
2.2.2.2 运行时间的比较 | 第27-28页 |
2.2.2.3 计算精度的比较 | 第28-32页 |
2.2.2.4 二次分段在不同分段组合方式下的比较 | 第32-33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三章 R-QDSOA高阶调制 | 第34-47页 |
3.1 调制原理框图与测试指标 | 第34-36页 |
3.1.1 调制原理框图 | 第34页 |
3.1.2 高阶调制及测试方法 | 第34-36页 |
3.2 仿真中的参数配置 | 第36-38页 |
3.3 16QAM调制时仿真结果的分析 | 第38-46页 |
3.3.1 输入光功率的影响 | 第38-42页 |
3.3.2 调制系数的影响 | 第42-44页 |
3.3.3 偏置电流的影响 | 第44-46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四章 R-QDSOA再调制 | 第47-62页 |
4.1 再调制原理介绍及参数配置 | 第47-49页 |
4.1.1 再调制原理 | 第47-48页 |
4.1.2 再调制方案及仿真参数设置 | 第48-49页 |
4.2 对NRZ下行信号进行4QAM再调制 | 第49-56页 |
4.2.1 上行信号速率的影响 | 第50-51页 |
4.2.2 输入光功率的影响 | 第51-53页 |
4.2.3 下行信号消光比的影响 | 第53-55页 |
4.2.4 下行信号速率影响 | 第55-56页 |
4.3 对4QAM下行信号进行NRZ再调制 | 第56-61页 |
4.3.1 星座图的选取 | 第57-58页 |
4.3.2 输入光功率的影响 | 第58-60页 |
4.3.3 4QAM信号调制系数的影响 | 第60-61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2-64页 |
5.1 本文总结 | 第62-63页 |
5.2 未来的工作展望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