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交通运输经济论文--旅游经济论文--中国旅游事业论文

媒介暴力视角下旅游目的地品牌构建研究--以少林寺为例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7页
第1章 绪论第12-20页
    1.1 研究背景第12-15页
        1.1.1 媒介暴力的日益凸显第12-13页
        1.1.2 旅游目的地品牌研究现状第13页
        1.1.3 全国旅游业的蓬勃发展第13-14页
        1.1.4 河南地区激烈的旅游竞争第14页
        1.1.5 少林寺品牌危机与机遇并存第14-15页
    1.2 问题的提出第15页
    1.3 研究意义第15-17页
        1.3.1 理论意义第15-16页
        1.3.2 现实意义第16-17页
    1.4 研究方法第17-18页
        1.4.1 文献查阅法第17-18页
        1.4.2 问卷调查法第18页
        1.4.3 实地调研法第18页
        1.4.4 统计分析法第18页
        1.4.5 个案研究法第18页
    1.5 技术路线第18-20页
第2章 文献综述第20-34页
    2.1 旅游目的地品牌概念及内涵第20-21页
        2.1.1 旅游目的地品牌概念第20-21页
        2.1.2 旅游目的地品牌内涵第21页
    2.2 国外旅游目的地品牌构建的研究进展第21-24页
        2.2.1 品牌定位第21-22页
        2.2.2 品牌个性第22页
        2.2.3 品牌设计第22-24页
    2.3 国内旅游目的地品牌构建的研究进展第24-30页
        2.3.1 形象评估第24-25页
        2.3.2 品牌定位第25-27页
        2.3.3 品牌活化第27-28页
        2.3.4 品牌传播第28-30页
        2.3.5 品牌维护第30页
    2.4 媒介暴力在旅游目的地品牌构建中的影响第30-32页
        2.4.1 关于媒介暴力的界定第30-31页
        2.4.2 媒介暴力在旅游目的地品牌构建中的定义第31-32页
        2.4.3 媒介暴力对旅游目的地品牌构建的影响第32页
    2.5 综述结论第32-34页
第3章 研究设计第34-40页
    3.1 研究假设的提出第34-36页
        3.1.1 区域形象对于目的地感知价值和品牌形象的影响第34-35页
        3.1.2 目的地品牌知名度对于目的地品牌形象的影响第35页
        3.1.3 目的地感知价值和目的地品牌形象的中介作用第35-36页
    3.2 问卷设计第36-38页
    3.3 研究案例第38-39页
    3.4 研究过程第39-40页
        3.4.1 实地调研阶段第39页
        3.4.2 问卷调查阶段第39页
        3.4.3 数据分析阶段第39-40页
第4章 少林寺品牌构建中媒介的影响作用第40-58页
    4.1 少林寺品牌构建和发展的过程第40-46页
    4.2 少林寺2006—2015年游客接待量及收入情况第46-48页
    4.3 少林寺品牌构建过程中媒介影响的数据分析第48-55页
        4.3.1 描述性统计分析第48-50页
        4.3.2 问卷质量数据分析第50-52页
        4.3.3 媒介传播与品牌构建假设问题分析第52-55页
    4.4 研究结论及解释第55-58页
        4.4.1 积极的媒介传播促进品牌构建第56页
        4.4.2 消极的媒介传播诱发媒介暴力第56-58页
第5章 媒介暴力视角下少林寺品牌构建研究第58-72页
    5.1 媒介传播的积极面促进品牌构建第58-60页
        5.1.1 影视文艺传播的积极作用第58-59页
        5.1.2 节事活动传播的积极作用第59页
        5.1.3 文化期刊传播的积极作用第59-60页
        5.1.4 媒体媒介传播的积极作用第60页
    5.2 媒介传播的消极面诱发媒介暴力第60-62页
        5.2.1 少林商标的泛滥第60-61页
        5.2.2 核心价值的偏离第61页
        5.2.3 传播方式的不妥第61-62页
        5.2.4 法律法规不完善第62页
    5.3 媒介暴力对少林寺品牌构建的影响第62-64页
    5.4 少林寺应对媒体暴力的成效与不足第64-66页
    5.5 媒介暴力视角下少林寺品牌构建建议第66-68页
        5.5.1 正确定位少林品牌第66页
        5.5.2 加强与游客的互动第66-67页
        5.5.3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第67-68页
        5.5.4 新媒介的积极传播第68页
    5.6 媒介暴力视角下少林寺品牌构建的实践意义第68-72页
        5.6.1 打造强势品牌,带动区域旅游第69页
        5.6.2 提升品牌形象,传递品牌文化第69页
        5.6.3 正确定位品牌,回避媒介暴力第69-70页
        5.6.4 树立行业地位,提供借鉴经验第70-72页
第6章 结论与不足第72-76页
    6.1 研究结论第72-73页
    6.2 研究创新第73-74页
        6.2.1 研究视角的创新第73-74页
        6.2.2 研究内容的创新第74页
    6.3 研究不足第74-76页
参考文献第76-82页
附录第82-84页
致谢第84-8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第86页

论文共8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游客消费结构视角下的上海市入境旅游产品研究
下一篇:冷热市场下承销商声誉对IPO抑价和长期回报影响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