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30页 |
1 理论与研究综述 | 第16-26页 |
1.1 基本概念的廓清 | 第16-21页 |
1.1.1 知觉冲突(perception conflict) | 第16页 |
1.1.2 印象形成(impression formation) | 第16-19页 |
1.1.3 印象形成的认知控制(cognitive control of impression formation) | 第19-21页 |
1.2 早期相关理论解释 | 第21-24页 |
1.2.1 知觉冲突的早期理论模型 | 第21-22页 |
1.2.2 印象形成认知控制的早期理论模型 | 第22-24页 |
1.3 相关研究进展 | 第24-26页 |
1.3.1 知觉冲突的认知控制研究进展 | 第24-25页 |
1.3.2 印象形成的认知控制研究进展 | 第25-26页 |
2 研究述评 | 第26-30页 |
2.1 印象形成的认知控制阈下启动与阈上启动之争 | 第26-27页 |
2.2 印象形成的有意识认知控制与无意识认知控制之争 | 第27-28页 |
2.3 印象形成的主动性控制与反应性控制之争 | 第28-30页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 第30-40页 |
1 问题解决的关键 | 第30页 |
1.1 对冲突信息知觉选择的认知控制策略 | 第30页 |
1.2 对冲突信息认知控制的反应偏向 | 第30页 |
2 研究目标及问题解决的思路 | 第30-31页 |
2.1 本研究的总体目标 | 第30页 |
2.2 问题解决的思路 | 第30-31页 |
3 研究范式 | 第31-39页 |
3.1 刺激?反应协同性范式(stimulus-response compatibility paradigm) | 第31-32页 |
3.2 掩蔽启动范式(masked priming paradigm) | 第32-33页 |
3.3 情绪启动范式(affective priming paradigm) | 第33-34页 |
3.4 任务转换范式(task switching paradigm) | 第34-35页 |
3.5 点探测任务(probe detection task) | 第35页 |
3.6 四重模型分析技术(the analysis technics of quadruple process model) | 第35-37页 |
3.7 刻板解释偏差范式(stereotypic explanatory bias paradigm) | 第37-38页 |
3.8 自我损耗任务(ego depletion task) | 第38-39页 |
4 研究路线 | 第39-40页 |
第三章 冲突信息类型的印象控制策略 | 第40-59页 |
实验1 范畴信息与个体信息知觉冲突视阈下的印象控制策略 | 第40-48页 |
1 问题的提出 | 第40-42页 |
2 方法 | 第42-44页 |
2.1 被试 | 第42页 |
2.2 实验设计 | 第42页 |
2.3 实验材料 | 第42-43页 |
2.4 实验程序 | 第43-44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44-46页 |
3.1 他人印象形成的知觉负载效应 | 第44页 |
3.2 知觉负载效应下他人印象形成的认知控制策略 | 第44-46页 |
4 讨论 | 第46-47页 |
5 结论 | 第47-48页 |
实验2 刻板化信息与反刻板化信息知觉冲突视阈下的印象控制策略 | 第48-54页 |
1 问题的提出 | 第48-49页 |
2 方法 | 第49-50页 |
2.1 被试 | 第49页 |
2.2 实验材料 | 第49页 |
2.3 实验设计 | 第49页 |
2.4 实验程序 | 第49-50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50-52页 |
3.1 刻板一致化信息与知觉负载对他人印象加工策略的影响 | 第50-51页 |
3.2 刻板化信息与反刻板化信息的冲突对他人印象加工策略的影响 | 第51-52页 |
4 讨论 | 第52-53页 |
5 结论 | 第53-54页 |
实验3 直接信息与间接信息知觉冲突视阈下的印象控制策略 | 第54-59页 |
1 问题的提出 | 第54页 |
2 方法 | 第54-56页 |
2.1 被试 | 第54页 |
2.2 实验材料 | 第54-55页 |
2.3 实验设计 | 第55页 |
2.4 实验程序 | 第55-56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56-57页 |
4 讨论 | 第57-58页 |
5 结论 | 第58-59页 |
第四章 冲突信息强度对印象控制策略的影响 | 第59-74页 |
实验4 范畴信息与个体信息的冲突强度对印象控制策略的影响 | 第59-65页 |
1 问题的提出 | 第59-60页 |
2 方法 | 第60-63页 |
2.1 被试 | 第60页 |
2.2 实验设计 | 第60-61页 |
2.3 实验材料 | 第61页 |
2.4 实验程序 | 第61-63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63页 |
4 讨论 | 第63-64页 |
5 结论 | 第64-65页 |
实验5 刻板化信息与反刻板化信息的冲突强度对印象控制策略的影响 | 第65-70页 |
1 问题的提出 | 第65-66页 |
2 方法 | 第66-67页 |
2.1 被试 | 第66页 |
2.2 实验设计 | 第66页 |
2.3 实验材料 | 第66页 |
2.4 实验程序 | 第66-67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67-69页 |
3.1 不同冲突信息强度启动下印象加工的情绪效价差异 | 第67页 |
3.2 不同冲突信息强度启动下印象加工的反应时差异 | 第67-69页 |
4 讨论 | 第69页 |
5 结论 | 第69-70页 |
实验6 直接信息与间接信息的冲突强度对印象控制策略的影响 | 第70-74页 |
1 问题的提出 | 第70页 |
2 方法 | 第70-72页 |
2.1 被试 | 第70-71页 |
2.2 实验设计 | 第71页 |
2.3 实验材料 | 第71页 |
2.4 实验程序 | 第71-72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72-73页 |
4 讨论 | 第73页 |
5 结论 | 第73-74页 |
第五章 信息效价在知觉冲突视阈下的印象控制效应 | 第74-103页 |
实验7 范畴信息与个体信息效价冲突的印象控制效应 | 第74-83页 |
1 问题的提出 | 第74-76页 |
2 方法 | 第76-78页 |
2.1 被试 | 第76页 |
2.2 实验设计 | 第76-77页 |
2.3 实验材料 | 第77-78页 |
2.4 实验程序 | 第78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78-81页 |
3.1 自我控制资源损耗效应检验 | 第78-79页 |
3.2 不同自我控制资源和信息效价类型的印象控制效应 | 第79-80页 |
3.3 不同自我控制资源和信息效价类型的印象控制四重模型分析 | 第80-81页 |
4 讨论 | 第81-82页 |
5 结论 | 第82-83页 |
实验8 情绪及其关注状态下直接信息与间接信息效价冲突的印象控制效应 | 第83-95页 |
1 问题提出 | 第83-86页 |
2 研究方法 | 第86-90页 |
2.1 被试 | 第86页 |
2.2 实验设计 | 第86页 |
2.3 研究工具 | 第86-87页 |
2.4 实验程序 | 第87-90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90-92页 |
3.1 不同情绪诱发及其关注状态下的情绪一致性效应 | 第90-91页 |
3.2 情绪及其关注状态下直接信息与间接信息的冲突效价对印象控制效应的影响 | 第91-92页 |
4 讨论 | 第92-94页 |
5 结论 | 第94-95页 |
实验9 刻板化信息与反刻板化信息效价冲突的印象控制效应 | 第95-103页 |
1 问题的提出 | 第95-96页 |
2 方法 | 第96-98页 |
2.1 被试 | 第96页 |
2.2 实验设计 | 第96页 |
2.3 实验材料 | 第96页 |
2.4 实验程序 | 第96-98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98-101页 |
3.1 不同自我控制资源损耗下信息效价类型对印象控制的反应时差异 | 第98-99页 |
3.2 不同信息效价类型下自我控制资源损耗对印象控制的反应时差异 | 第99-101页 |
4 讨论 | 第101-102页 |
5 结论 | 第102-103页 |
第六章 信息呈现顺序在知觉冲突视阈下的印象控制效应 | 第103-113页 |
实验10 两类冲突信息的呈现顺序对印象控制效应的影响 | 第103-113页 |
1 问题的提出 | 第103-104页 |
2 范畴信息与个体信息呈现顺序在知觉冲突视阈下的印象控制效应 | 第104-108页 |
2.1 方法 | 第104-106页 |
2.1.1 被试 | 第104页 |
2.1.2 实验材料 | 第104-105页 |
2.1.3 实验设计 | 第105页 |
2.1.4 实验程序 | 第105-106页 |
2.2 结果与分析 | 第106-108页 |
2.3 讨论 | 第108页 |
3 直接信息与间接信息呈现顺序在知觉冲突视阈下的印象控制效应 | 第108-111页 |
3.1 方法 | 第108-109页 |
3.1.1 被试 | 第108页 |
3.1.2 实验设计 | 第108页 |
3.1.3 实验程序 | 第108-109页 |
3.2 结果与分析 | 第109-110页 |
3.3 讨论 | 第110-111页 |
4 总讨论 | 第111-112页 |
5 结论 | 第112-113页 |
第七章 综合讨论综合讨论与展望与展望 | 第113-128页 |
1 冲突信息知觉选择的认知控制机制 | 第113-117页 |
1.1 冲突信息类型对印象控制策略的影响 | 第113-115页 |
1.2 冲突信息强度对印象控制策略的影响 | 第115-117页 |
2 冲突信息反应偏向的认知控制机制 | 第117-119页 |
2.1 冲突信息效价对印象控制效应的影响 | 第117-118页 |
2.2 冲突信息呈现顺序对印象控制效应的影响 | 第118-119页 |
3 本研究的创新和意义 | 第119-124页 |
3.1 印象形成的知觉冲突效应 | 第119-121页 |
3.2 印象形成的反应偏向效应 | 第121-124页 |
4 本研究的局限及未来研究展望 | 第124-126页 |
5 主要结论 | 第126-128页 |
参考文献 | 第128-150页 |
附录 | 第150-164页 |
附录1 | 第150-151页 |
附录2 | 第151-154页 |
附录3 | 第154-155页 |
附录4 | 第155-159页 |
附录A | 第159页 |
附录B | 第159-160页 |
附录C | 第160页 |
附录D | 第160-161页 |
附录E | 第161-162页 |
附录F | 第162-163页 |
附录G | 第163-16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相关论文 | 第164-165页 |
致谢 | 第165-1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