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9-11页 |
ABSTRACT | 第11-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17页 |
1.1 玻色爱因斯坦凝聚和简并费米气体 | 第13-14页 |
1.2 相关领域最新实验进展 | 第14-16页 |
1.3 论文结构 | 第16-17页 |
第二章 原子气体的冷却机制 | 第17-25页 |
2.1 玻色爱因斯坦凝聚和简并费米气体产生的条件 | 第17-19页 |
2.2 激光冷却 | 第19-21页 |
2.3 蒸发冷却 | 第21-24页 |
2.4 协同冷却 | 第24-25页 |
第三章 ~(87)Rb-~(40)K实验平台的搭建 | 第25-43页 |
3.1 真空系统 | 第25-27页 |
3.2 光学系统 | 第27-31页 |
3.3 磁光阱 | 第31-35页 |
3.3.1 磁光阱的基本原理 | 第31-32页 |
3.3.2 二维磁光阱(2D MOT) | 第32-34页 |
3.3.3 两级磁光阱 | 第34-35页 |
3.4 磁阱 | 第35-40页 |
3.4.1 磁阱装载 | 第36-37页 |
3.4.2 532nm绿光光塞 | 第37-40页 |
3.5 光学偶极阱 | 第40-43页 |
第四章 重力对~(87)Rb冷原子四极磁阱装载的影响 | 第43-50页 |
4.1 磁场线圈竖直放置时原了振荡现象及再装载效率 | 第43-45页 |
4.2 磁场线圈水平放置时的再装载效率 | 第45页 |
4.3 理论计算 | 第45-50页 |
4.3.1 磁场的分布 | 第45-48页 |
4.3.2 考虑重力磁场等势能面的偏移 | 第48页 |
4.3.3 抵消重力所需磁场梯度 | 第48-50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5页 |
硕士研究生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55-56页 |
致谢 | 第56-58页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第58-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