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9页 |
| Abstract | 第9-11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1-22页 |
|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 ·基于振动的结构损伤识别研究进展 | 第12-16页 |
| ·考虑环境因素影响的结构损伤识别 | 第16-21页 |
| ·环境因素对结构模态参数的影响 | 第16-17页 |
| ·去除环境因素影响的方法 | 第17-21页 |
| ·本文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 第2章 环境因素影响下基于AR模型和协整的结构损伤识别 | 第22-41页 |
| ·原理 | 第22-27页 |
| ·AR模型 | 第22-24页 |
| ·协整理论 | 第24-26页 |
| ·X-bar控制图 | 第26-27页 |
| ·损伤识别方法 | 第27页 |
| ·数值模拟 | 第27-35页 |
| ·数值模型 | 第27-29页 |
| ·环境因素 | 第29-30页 |
| ·损伤工况 | 第30页 |
| ·结果分析 | 第30-35页 |
| ·试验验证 | 第35-40页 |
| ·本章结论 | 第40-41页 |
| 第3章 环境因素影响下基于AR模型和主成分分析的结构损伤识别 | 第41-58页 |
| ·原理 | 第42-47页 |
| ·主成分分析 | 第42-43页 |
| ·统计控制图 | 第43页 |
| ·利用主成分的损伤识别方法 | 第43-45页 |
| ·利用次成分的损伤识别方法 | 第45-47页 |
| ·数值模拟 | 第47-56页 |
| ·温度单独影响 | 第47-52页 |
| ·温度和质量共同影响 | 第52-54页 |
| ·基于马氏距离的直接识别法的缺陷 | 第54-56页 |
| ·试验验证 | 第56页 |
| ·本章结论 | 第56-58页 |
| 第4章 环境因素影响下基于AR模型和因子分析的结构损伤识别 | 第58-69页 |
| ·原理 | 第59-63页 |
| ·因子分析 | 第59-61页 |
| ·统计控制图 | 第61-62页 |
| ·损伤识别方法 | 第62-63页 |
| ·数值模拟 | 第63-67页 |
| ·温度单独影响 | 第64-66页 |
| ·温度和质量共同影响 | 第66-67页 |
| ·试验验证 | 第67-68页 |
| ·本章结论 | 第68-69页 |
| 第5章 结论和展望 | 第69-71页 |
| ·本文结论 | 第69-70页 |
| ·展望 | 第70-71页 |
| 参考文献 | 第71-76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工作 | 第76-77页 |
| 致谢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