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致谢 | 第1-5页 |
| 摘要 | 第5-7页 |
| ABSTRACT | 第7-12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0页 |
| ·新城疫和新城疫病毒的介绍及防治现状 | 第12-14页 |
| ·甲壳素和壳聚糖概述 | 第14-15页 |
| ·壳聚糖衍生物 | 第15-16页 |
| ·脱乙酰度和分子量对壳聚糖活性的影响 | 第15-16页 |
| ·氨基和羟基修饰对壳聚糖活性的影响 | 第16页 |
| ·壳聚糖衍生物抗病毒活性概述 | 第16-17页 |
| ·壳聚糖衍生物作为抗病毒药物的开发前景 | 第17-18页 |
| ·研究的内容、目的和意义 | 第18-20页 |
| 第二章 不同分子量α-壳聚糖的制备及抗新城疫病毒活性研究 | 第20-30页 |
| ·实验材料 | 第20-21页 |
| ·原料 | 第20页 |
| ·试剂 | 第20-21页 |
| ·仪器 | 第21页 |
| ·实验方法 | 第21-25页 |
| ·α-壳聚糖的降解 | 第21-22页 |
| ·分子量的测定 | 第22页 |
| ·血凝实验 | 第22页 |
| ·低分子量 α-壳聚糖抗新城疫病毒活性研究 | 第22-24页 |
| ·荧光定量PCR分子实验 | 第24-25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25-28页 |
| ·α-壳聚糖的制备及表征 | 第25-26页 |
| ·低分子量 α-壳聚糖抗新城疫病毒活性研究 | 第26-28页 |
| ·本章小结 | 第28-30页 |
| 第三章 6-胺取代6脱氧壳聚糖衍生物抗新城疫病毒活性研究 | 第30-38页 |
| ·实验材料 | 第30-31页 |
| ·原料 | 第30页 |
| ·试剂 | 第30-31页 |
| ·仪器 | 第31页 |
| ·实验方法 | 第31-35页 |
| ·6-胺取代6脱氧壳聚糖衍生物的制备 | 第31-33页 |
| ·壳聚糖衍生物抗新城疫病毒活性研究 | 第33页 |
| ·有效浓度的测定 | 第33-34页 |
| ·荧光定量PCR分子实验 | 第34-35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35-37页 |
|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 第四章 不同分子量 β-壳聚糖的制备及抗新城疫病毒活性研究 | 第38-61页 |
| ·实验材料 | 第39-40页 |
| ·原料 | 第39页 |
| ·试剂 | 第39页 |
| ·仪器 | 第39-40页 |
| ·实验方法 | 第40-44页 |
| ·β-壳聚糖的制备 | 第40页 |
| ·灰分和水分的测定 | 第40-41页 |
| ·紫外光谱法测定脱乙酰度 | 第41页 |
| ·β-壳聚糖的降解 | 第41页 |
| ·低分子量 β-壳聚糖抗新城疫病毒活性研究 | 第41-43页 |
| ·有效浓度的确定 | 第43-44页 |
| ·荧光定量PCR分子实验 | 第44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44-59页 |
| ·β-壳聚糖的制备 | 第44-46页 |
| ·β-壳聚糖制备过程中不同脱乙酰方法的比较 | 第46-52页 |
| ·β-壳聚糖的降解 | 第52-57页 |
| ·低分子量 β-壳聚糖抗新城疫病毒活性研究 | 第57-59页 |
|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 第五章 壳聚糖衍生物的抗病毒活性比较及机理的初步研究 | 第61-70页 |
| ·实验材料 | 第61页 |
| ·原料 | 第61页 |
| ·试剂 | 第61页 |
| ·实验方法 | 第61-62页 |
| ·壳聚糖衍生物对新城疫病毒的体外直接抑制作用研究 | 第61-62页 |
| ·接种时间对壳聚糖衍生物抗新城疫病毒活性的影响 | 第62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62-70页 |
| ·壳聚糖衍生物的抗病毒效果比较 | 第62-66页 |
| ·壳聚糖衍生物的抗病毒机理研究 | 第66-70页 |
| 第六章 主要结论与创新点 | 第70-71页 |
| 参考文献 | 第71-82页 |
| 作者简介 | 第82页 |
| 获奖情况 | 第82页 |
| 所发论文和专利情况 | 第82-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