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1 绪论 | 第10-14页 |
·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目的意义 | 第11页 |
·研究对象及研究内容 | 第11-14页 |
·研究对象 | 第11-13页 |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14-16页 |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文献查阅法 | 第14页 |
·认知地图法 | 第14页 |
·照片加地图法 | 第14-15页 |
·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3 文献综述 | 第16-21页 |
·城市记忆相关概念 | 第16-17页 |
·记忆 | 第16页 |
·集体记忆 | 第16页 |
·城市记忆 | 第16-17页 |
·城市意象相关概念 | 第17-18页 |
·城市意象 | 第17页 |
·结构性城市意象 | 第17-18页 |
·评估性城市意象 | 第18页 |
·国内外研究状态及实践进展 | 第18-21页 |
·相关理论研究 | 第18-19页 |
·城市记忆保护相关实践进展 | 第19-21页 |
4 “东郊记忆”公园的结构性城市意象研究 | 第21-34页 |
·“东郊记忆”公园的意象元素构成 | 第21-25页 |
·道路 | 第21-22页 |
·边界 | 第22-23页 |
·区域 | 第23-24页 |
·节点 | 第24页 |
·标志物 | 第24-25页 |
·“东郊记忆”公园意象元素分析 | 第25-32页 |
·城市意象要素认知频度分析 | 第26-29页 |
·城市意象要素认知准确性分析 | 第29-31页 |
·城市意象要素认知显著性分析 | 第31-32页 |
·“东郊记忆”公园结构性城市意象总结 | 第32-34页 |
·要素叠加后形成的结构性城市意象 | 第32-33页 |
·不同人群认知下的结构性城市意象 | 第33-34页 |
5 “东郊记忆”公园的评估性城市意象研究 | 第34-38页 |
·游客对“东郊记忆”公园景观认知调查 | 第34-38页 |
·记忆深刻的景观元素 | 第34-35页 |
·最有代表性的景观元素 | 第35-36页 |
·最喜欢的景观元素&最不喜欢的景观元素 | 第36页 |
·可辨识度 | 第36-37页 |
·总体印象好坏 | 第37-38页 |
·“东郊记忆”公园环境总体评价 | 第38页 |
6 “东郊记忆”公园利用城市意象传承城市记忆的方式 | 第38-41页 |
·城市意象中突出城市记忆特征的方面 | 第38-41页 |
·公园形态结构与特色景观 | 第38-39页 |
·承载历史信息的建筑物与空间 | 第39页 |
·传统生活及行为方式 | 第39-40页 |
·标语 | 第40-41页 |
·“东郊记忆”公园城市记忆传承方式总结 | 第41页 |
7 “东郊记忆”公园利用城市意象延续城市记忆的方式 | 第41-44页 |
·城市意象中具有更新城市记忆的方面 | 第42-44页 |
·新型产业的发展 | 第42页 |
·新型生活与行为方式 | 第42-43页 |
·特色景观元素 | 第43页 |
·自然环境要素 | 第43-44页 |
·“东郊记忆”公园城市记忆延续总结 | 第44页 |
8 城市意象与城市记忆传承与延续的相互作用 | 第44-46页 |
·城市意象与城市记忆的关系 | 第44页 |
·城市意象对城市记忆的影响 | 第44-45页 |
·积极影响 | 第45页 |
·消极影响 | 第45页 |
·城市记忆对城市意象的反作用 | 第45-46页 |
9 结论 | 第46-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致谢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