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Mg2+,NH4+//Cl-,SO42--H2O与NaCl-MgCl2-NH4Cl-H2O体系相平衡的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符号说明第9-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0页
   ·含钾盐湖资源开发利用第10-12页
     ·含钾盐湖资源概况第10-11页
     ·含钾盐湖资源加工利用第11-12页
     ·含钾盐湖资源利用目前存在的问题第12页
   ·水盐体系相平衡及相图第12-18页
     ·稳定与介稳相平衡第12-13页
     ·盐湖水盐体系的分类及研究现状第13-15页
     ·水盐体系相平衡研究方法第15-16页
     ·水盐体系相平衡计算第16-18页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和内容第18-20页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8页
     ·主要研究内容第18-20页
第二章 实验部分第20-30页
   ·实验所用仪器和试剂第20-23页
     ·实验仪器第20页
     ·实验试剂第20-21页
     ·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第21-23页
   ·分析方法第23-26页
     ·各物质含量的测定方法第23-25页
     ·平衡固相的确定第25-26页
   ·实验装置及相平衡数据的测定方法第26-30页
     ·实验装置第26页
     ·相平衡时间的测定方法第26-27页
     ·测定相平衡数据的实验步骤第27-30页
第三章 Mg~(2+),NH_4~+//SO_4~(2-),Cl~--H_2O体系相平衡测定及其应用第30-50页
   ·25℃时Mg~(2+),NH_4~+//Cl~-,SO_4~(2-)-H_2O四元体系相平衡的测定第30-43页
     ·25℃时Mg~(2+),NH_4~+//Cl~-,SO_4~(2-)-H_2O四元体系的溶解度数据第30-35页
     ·25℃时Mg~(2+),NH_4~+//Cl~-,SO_4~(2-)-H_2O四元体系相图及分析第35-38页
     ·25℃时Mg~(2+),NH_4~+//SO_4~(2-),Cl~--H_2O四元体系相平衡的应用第38-43页
   ·0℃时Mg~(2+),NH_4~+//Cl~-,SO_4~(2-)-H_2O四元体系相平衡的测定第43-48页
     ·0℃时Mg~(2+),NH_4~+//Cl~-,SO_4~(2-)-H_2O四元体系溶解度数据第43-46页
     ·0℃时Mg~(2+),NH_4~+//Cl~-,SO_4~(2-)-H_2O四元体系相图及分析第46-48页
   ·小结第48-50页
第四章 Na+,Mg~(2+),NH_4~+//Cl~--H_2O体系相平衡的实验结果及其应用第50-62页
   ·25℃时Na+,Mg~(2+),NH_4~+//Cl~--H_2O四元体系相平衡的测定第50-53页
     ·25℃时Na+,Mg~(2+),NH_4~+//Cl~--H_2O四元体系的溶解度数据第50-51页
     ·25℃时Na+,Mg~(2+),NH_4~+//Cl~--H_2O四元体系相图及分析第51-53页
   ·0℃时Na+,Mg~(2+),NH_4~+//Cl~--H_2O四元体系相平衡的测定第53-59页
     ·0℃时Na+,Mg~(2+),NH_4~+//Cl~--H_2O四元体系的溶解度数据第53-54页
     ·0℃时Na+,Mg~(2+),NH_4~+//Cl~--H_2O四元体系相图及分析第54-56页
     ·Na+,Mg~(2+),NH_4~+//Cl~--H_2O四元体系相图应用第56-59页
   ·小结第59-62页
第五章 各个四元体系体系相平衡计算第62-86页
   ·Pitzer电解质溶液理论的普遍方程第62-67页
     ·单一电解质溶液的计算方程第62-64页
     ·混合电解质溶液的计算方程第64-66页
     ·q、y 的求解过程第66-67页
   ·25℃和0时℃Mg~(2+),NH_4~+//SO_4~(2-),Cl~--H_2O体系溶解度计算第67-79页
     ·体系所含q、y 的求解第67-69页
     ·25℃与 0℃时Mg~(2+),NH_4~+//Cl~-,SO_4~(2-)-H_2O体系溶解度预测第69-79页
   ·25℃与 0℃Na+,Mg~(2+),NH_4~+//Cl~--H_2O体系溶解度计算第79-84页
     ·体系所含q、y 的求解第79-80页
     ·25℃Na+,Mg~(2+),NH_4~+//Cl~--H_2O体系溶解度预测第80-84页
   ·小结第84-86页
第六章 结论第86-88页
参考文献第88-94页
附录A第94-98页
附录B第98-100页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第100-102页
致谢第102页

论文共10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CeO2纳米管负载Pd催化苯酚氧化羰基化反应
下一篇:助剂添加对含硫合成气甲烷化催化剂性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