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9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理论意义 | 第11页 |
·实践意义 | 第11-12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第12-17页 |
·关于贫困的研究 | 第12-14页 |
·关于反贫困研究 | 第14-15页 |
·基于人力资源开发的反贫困研究 | 第15-16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第16-17页 |
·研究方法、论文结构与技术路线 | 第17-18页 |
·研究方法 | 第17页 |
·技术路线 | 第17-18页 |
·论文结构 | 第18页 |
·本章小结 | 第18-19页 |
第二章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第19-25页 |
·概念界定 | 第19-22页 |
·贫困的内涵 | 第19页 |
·贫困类型 | 第19-20页 |
·反贫困 | 第20-21页 |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 第21-22页 |
·理论基础 | 第22-23页 |
·西奥多·W·舒尔茨人力资本投资理论 | 第22-23页 |
·阿马蒂亚·森基本能力开发反贫困理论 | 第23页 |
·本章小结 | 第23-25页 |
第三章 南疆三地州贫困与反贫困现状 | 第25-34页 |
·南疆三地州贫困概况 | 第25页 |
·南疆三地州贫困的特点 | 第25-27页 |
·贫困人.集中 | 第26页 |
·贫困程度深 | 第26页 |
·贫困问题与其他社会问题交织 | 第26-27页 |
·返贫困现象频发 | 第27页 |
·南疆三地州反贫困模式梳理 | 第27-31页 |
·民生工程建设扶贫开发模式 | 第27-28页 |
·社会帮扶扶贫开发模式 | 第28-29页 |
·产业化开发式扶贫模式 | 第29页 |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扶贫模式 | 第29-31页 |
·南疆三地州扶贫开发模式成效比较分析 | 第31-33页 |
·指标选取和数据来源 | 第31页 |
·扶贫开发模式与农民纯收入关联度分析 | 第31-33页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四章 南疆三地州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反贫困关系研究 | 第34-50页 |
·南疆三地州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水平和反贫困成效测评 | 第34-41页 |
·南疆三地州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水平和反贫困成效指标体系构建 | 第34-37页 |
·南疆三地州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水平和反贫困成效指标权重设置 | 第37-39页 |
·南疆三地州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水平与反贫困成效评价 | 第39-41页 |
·南疆三地州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对反贫困成效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41-46页 |
·南疆三地州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水平与反贫困成效指标选取 | 第41-42页 |
·模型的选择 | 第42页 |
·时间序列数据的前期处理 | 第42-44页 |
·南疆三地州反贫困成效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水平的脉冲响应分析 | 第44-45页 |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对反贫困成效的方差分解分析 | 第45-46页 |
·南疆三地州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对反贫困的作用机制梳理 | 第46-49页 |
·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与反贫困 | 第47页 |
·农民健康存量与反贫困 | 第47-48页 |
·转变农民传统观念与反贫困 | 第48页 |
·农村富余劳动力合理配置与反贫困 | 第48-49页 |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五章 南疆三地州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50-62页 |
·研究设计 | 第50-51页 |
·调研设计 | 第50-51页 |
·调查样本基本情况 | 第51页 |
·变量设置 | 第51-55页 |
·因变量设置 | 第51-52页 |
·影响因素选择 | 第52-55页 |
·影响因素模型设定—有序Probit模型 | 第55-56页 |
·实证过程及实证结果分析 | 第56-61页 |
·个人及家庭特征 | 第57-58页 |
·农村发展条件 | 第58-60页 |
·农村制度与社会保障 | 第60-61页 |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六章 南疆三地州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反贫困的对策 | 第62-73页 |
·观念更新:南疆三地州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先行 | 第62-63页 |
·转变政府职能,加大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支持力度 | 第62-63页 |
·培养农民开发观念,引导农民自主开发 | 第63页 |
·教育性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基础 | 第63-66页 |
·落实科教兴农和人才兴农战略,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力度 | 第64页 |
·夯实农村基础教育,切实落实十二年义务教育 | 第64页 |
·积极发展农村多层次、多形式的职业培训 | 第64-65页 |
·全面推行农村双语教育和通用语言培训 | 第65-66页 |
·制度性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关键 | 第66-69页 |
·进一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 | 第66-67页 |
·逐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 第67页 |
·坚决贯彻执行计划生育政策 | 第67-68页 |
·强化农村法制化建设 | 第68页 |
·完善县、乡、村级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管理机制 | 第68-69页 |
·迁移性开发:南疆三地州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重点 | 第69-70页 |
·完善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组织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 | 第69-70页 |
·全面推进“短平快”项目,推动县域经济发展 | 第70页 |
·抓住当地的人文特点,开发民族特色产业 | 第70页 |
·基础设施开发:南疆三地州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保障 | 第70-72页 |
·加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改善农村文化环境 | 第70-71页 |
·健全农村医疗保障体系 | 第71页 |
·加强农村治安治理,实现农村地区稳定有序发展 | 第71页 |
·加大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 第71-72页 |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3-74页 |
·论文的主要结论 | 第73页 |
·论文的不足与展望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7页 |
附录 | 第77-88页 |
致谢 | 第88-89页 |
作者简介 | 第89-91页 |
附件 | 第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