勒克莱奇奥儿童视角小说的流浪叙事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绪论 | 第9-15页 |
一、流浪叙事中的儿童书写 | 第15-25页 |
(一) 作家童年体验中的流浪生活 | 第15-17页 |
(二) 流浪儿童的特征 | 第17-21页 |
1. 无根性 | 第18页 |
2. 边缘性 | 第18-19页 |
3. 灵敏的气质 | 第19-21页 |
(三) 在流浪中成长的儿童 | 第21-25页 |
1. 从老人到儿童:流浪个体的转换 | 第21-22页 |
2. 孤独和忧伤:别样的生存状态 | 第22-24页 |
3. 返璞归真:对精神家园的找寻 | 第24-25页 |
二、流浪叙事的叙事视角及叙事结构分析 | 第25-36页 |
(一) 几种常见的儿童视角 | 第25-30页 |
1. 第三人称全知叙述 | 第25-27页 |
2. 第一人称回顾往事叙述 | 第27-28页 |
3. 第一、三人称交替叙述 | 第28-30页 |
(二) 叙事结构呈现流浪主题 | 第30-36页 |
1. “离家——归家”结构 | 第30-33页 |
2. 嵌套式结构 | 第33-36页 |
三、儿童小说和成人小说中的流浪叙事比较研究 | 第36-52页 |
(一) 主题呈现:轻逸与沉重 | 第39-44页 |
(二) 表现手法:幻想与现实 | 第44-48页 |
(三) 情节处理:淡化与强化 | 第48-52页 |
结语 | 第52-53页 |
征引文献 | 第53-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0页 |
附录 | 第60-6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65页 |
浙江师范大学学位论文诚信承诺书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