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上升为党的指导思想的历程及其启示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1 绪论 | 第8-13页 |
·选题依据和意义 | 第8-9页 |
·选题依据 | 第8页 |
·选题意义 | 第8-9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 第12-13页 |
·研究方法 | 第12页 |
·创新之处 | 第12-13页 |
2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 | 第13-19页 |
·科学发展观提出的背景 | 第13-17页 |
·科学发展观提出的理论渊源 | 第13-14页 |
·科学发展观产生的国际背景 | 第14-16页 |
·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国内背景 | 第16-17页 |
·科学发展观提出的过程 | 第17-19页 |
·科学发展观的萌芽 | 第17-18页 |
·科学发展观的诞生 | 第18-19页 |
3 科学发展观的初步实践 | 第19-33页 |
·初步实践遇到的问题及其举措 | 第19-27页 |
·处理效率与公平关系及其举措 | 第20-22页 |
·处理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关系及其举措 | 第22-24页 |
·处理城乡、地区关系及其举措 | 第24-26页 |
·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及其举措 | 第26-27页 |
·初步实践的主要进展 | 第27-33页 |
·初步统一了全党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 | 第28-29页 |
·初步实现了社会的协调发展 | 第29-30页 |
·初步构建了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 第30-33页 |
4 统领全局及其深入实践 | 第33-48页 |
·科学发展观指导地位的初步确立 | 第33-35页 |
·首次取得统领全局的指导地位 | 第33页 |
·实际上成为党的指导思想 | 第33-35页 |
·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新问题及其举措 | 第35-41页 |
·提升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和素质的问题及其举措 | 第36-37页 |
·确立科学发展的政绩观的问题及其举措 | 第37-39页 |
·落实“五个统筹”真正实现协调发展的问题及其举措 | 第39-41页 |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主要进展 | 第41-48页 |
·提升了各级政府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 | 第41-43页 |
·提高了各级干部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 第43-44页 |
·构建了推进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和考核体系 | 第44-46页 |
·形成了“四位一体”协调发展的格局 | 第46-48页 |
5 正式成为党的指导思想 | 第48-55页 |
·党的十八大正式上升为党的指导思想 | 第48-51页 |
·科学发展观指导思想地位的确立及其意义 | 第48-49页 |
·科学发展观成为指导思想后的进一步实践 | 第49-50页 |
·习近平同志对科学发展观地位上升的贡献 | 第50-51页 |
·对科学发展观的整体评价 | 第51-55页 |
·科学发展观的价值 | 第51-53页 |
·科学发展观实践的限度 | 第53-55页 |
6 科学发展观上升为党的指导思想的历程的几点启示 | 第55-62页 |
·科学理论的产生是解决中国发展问题的需要 | 第55-56页 |
·科学理论的成熟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 | 第56-57页 |
·科学理论被人民接受也需要一个实践的过程 | 第57-59页 |
·科学理论上升为指导思想源自于其自身的逻辑力量 | 第59-60页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持续性过程 | 第60-62页 |
结语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8页 |
个人简介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