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矿自燃指标气体实验研究
致谢 | 第1-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1 绪论 | 第9-15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3页 |
·预测预报技术的研究 | 第10-11页 |
·煤本身理化性质对自燃影响的研究 | 第11-12页 |
·总结 | 第12-13页 |
·研究的内容及意义 | 第13页 |
·技术路线及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页 |
·技术路线图 | 第13-15页 |
2 实验装置的搭建 | 第15-23页 |
·设备选取的基本思路 | 第15-18页 |
·实验台调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 第18-23页 |
·低温阶段的检测 | 第18-19页 |
·高温阶段的检测 | 第19-22页 |
·其他问题 | 第22-23页 |
3 煤的氧化实验及数据 | 第23-29页 |
·大兴矿地质概况与煤样采集 | 第23-24页 |
·大兴矿地质概况 | 第23页 |
·大兴矿煤质概况 | 第23-24页 |
·煤样的选取 | 第24页 |
·煤的自燃倾向性鉴定 | 第24-25页 |
·煤的升温氧化实验 | 第25-29页 |
4 指标气体的优选 | 第29-42页 |
·CO的变化规律 | 第29-36页 |
·南901运顺CO的产生规律 | 第30-31页 |
·南二902的CO产生规律 | 第31-32页 |
·北一708大切眼CO的产生规律 | 第32-33页 |
·北一708小切眼CO的产生规律 | 第33-34页 |
·南五717运顺CO的产生规律 | 第34-35页 |
·南五717回顺CO的产生规律 | 第35-36页 |
·两种变化规律 | 第36页 |
·C_2H_4和C_2H_6气体的产生规律 | 第36-39页 |
·C_2H_4的产生规律 | 第36-38页 |
·C_2H_4与C_2H_6浓度比率规律 | 第38-39页 |
·C_2H_2气体的产生规律 | 第39-40页 |
·指标气体的优选 | 第40-42页 |
5 火成岩的影响 | 第42-46页 |
·对烯烃气体产量的影响 | 第42-43页 |
·北一708大小切眼的对比 | 第43-44页 |
·南五717运顺与回顺煤样的对比 | 第44-46页 |
6 焦化煤样的低温热解 | 第46-52页 |
·氧含量降低对氧化反应的抑制 | 第46-49页 |
·热解实验对升温氧化实验的补充 | 第49-52页 |
结论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5页 |
作者简历 | 第55-57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