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贸易行业视角下的中俄商品贸易结构研究
| 内容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9页 |
| 第1章 导论 | 第9-16页 |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9-10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 ·关于产业内贸易的研究 | 第10-11页 |
| ·关于双边贸易互补性的研究 | 第11页 |
| ·关于中俄贸易现状、贸易结构的研究 | 第11-12页 |
| ·关于具体合作领域中的研究 | 第12页 |
| ·关于贸易潜力、行业发展潜力的研究 | 第12-13页 |
| ·论文研究内容与逻辑框架 | 第13-14页 |
| ·论文研究主要内容 | 第13页 |
| ·论文逻辑分析框架 | 第13-14页 |
| ·创新点与不足 | 第14-15页 |
|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 第2章 商品贸易的经典理论基础 | 第16-23页 |
| ·古典贸易理论 | 第16-17页 |
| ·绝对优势理论 | 第16页 |
| ·比较优势理论 | 第16-17页 |
| ·新古典贸易理论 | 第17页 |
| ·要素禀赋理论 | 第17页 |
| ·新贸易理论 | 第17-23页 |
| ·产业内贸易理论 | 第17-19页 |
| ·超绝对优势理论 | 第19-20页 |
|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 第20-21页 |
| ·战略性贸易政策论 | 第21-23页 |
| 第3章 中俄商品贸易结构分析 | 第23-33页 |
| ·中俄双边贸易发展历程 | 第23-25页 |
| ·中俄商品贸易结构现状及特征 | 第25-28页 |
| ·中俄商品贸易结构现状 | 第25-26页 |
| ·中俄贸易结构特征 | 第26-28页 |
| ·行业视角下的中俄贸易结构分析 | 第28-33页 |
| ·中国对俄出口行业的贸易结构 | 第28-30页 |
| ·中国从俄进口行业的贸易结构 | 第30-33页 |
| 第4章 行业视角下的中俄贸易结构实证分析 | 第33-44页 |
| ·中俄商品贸易的互补性分析 | 第33-38页 |
| ·显性比较优势及行业互补性分析 | 第33-34页 |
| ·中俄贸易行业的潜力分析 | 第34-38页 |
| ·中俄商品贸易的产业内贸易分析 | 第38-43页 |
| ·产业内贸易指数及行业的产业内贸易分析 | 第38-41页 |
| ·具体贸易行业的潜力分析 | 第41-43页 |
| ·基本结论 | 第43-44页 |
| ·中俄贸易行业互补性结论 | 第43页 |
| ·中俄贸易行业产业内贸易结论 | 第43-44页 |
| 第5章 中俄商品贸易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 第44-48页 |
| ·中俄商品贸易存在主要问题 | 第44-45页 |
| ·中俄商品贸易互补性受到挑战 | 第44页 |
| ·中俄商品贸易结构与地位问题 | 第44-45页 |
| ·中俄贸易服务体系与贸易制度问题 | 第45页 |
| ·灰色清关问题 | 第45页 |
| ·中俄贸易发展对策 | 第45-48页 |
| ·充分挖掘比较优势行业的潜力空间 | 第46页 |
| ·大力发展钢铁与化工行业产业内贸易 | 第46-47页 |
| ·以投资带动贸易 | 第47-48页 |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 后记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