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1页 |
ABSTRACT | 第11-20页 |
缩略词表 | 第20-22页 |
前言 | 第22-25页 |
实验一“标本配穴”电针对心肌缺血模型大鼠心脏功能和细胞凋亡指数的影响 | 第25-33页 |
1 材料及方法 | 第25-29页 |
2 结果 | 第29-31页 |
3 讨论 | 第31-33页 |
实验二 “标本配穴”电针对心肌缺血细胞凋亡大鼠血清CK-MB、VCAM-1、ET-1 表达的影响 | 第33-37页 |
1 材料及方法 | 第33-35页 |
2 结果 | 第35-36页 |
3 讨论 | 第36-37页 |
实验三 “标本配穴”电针对心肌缺血大鼠心肌细胞凋亡miRNA基因的影响 | 第37-43页 |
1 材料及方法 | 第37-39页 |
2 结果 | 第39-41页 |
3 讨论 | 第41-43页 |
实验四 “标本配穴”电针对心肌缺血大鼠细胞凋亡miRNA及其靶基因的影响 | 第43-54页 |
1 材料及方法 | 第43-48页 |
2 结果 | 第48-51页 |
3 讨论 | 第51-54页 |
实验五 “标本配穴”电针对心肌缺血大鼠细胞凋亡miRNA调控机制的研究 | 第54-65页 |
1 材料及方法 | 第54-59页 |
2 结果 | 第59-63页 |
3 讨论 | 第63-65页 |
结论与讨论 | 第65-82页 |
1 中医学对本病(心肌缺血)的认识 | 第65-69页 |
2 现代医学对本病(心肌缺血)的认识 | 第69-75页 |
3 “标本配穴”电针方法的选穴依据 | 第75-78页 |
4 实验动物模型评价 | 第78-79页 |
5 “标本配穴”电针对心肌缺血miRNA调控的细胞凋亡蛋白通路的影响及机制 | 第79-80页 |
6 本课题创新点 | 第80页 |
7 问题与展望 | 第80-82页 |
结语 | 第82-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98页 |
附录一 文献综述 针灸抗心肌缺血机制的实验研究进展 | 第98-109页 |
参考文献 | 第102-109页 |
附录二 实验图片 | 第109-112页 |
附录三 读博期间发表论文、科研情况 | 第112-113页 |
致谢 | 第11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