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4页 |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中文部分 | 第12-12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6页 |
·课题来源 | 第12页 |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13-19页 |
·界面形成机理 | 第13-14页 |
·界面特性研究 | 第14-16页 |
·界面失效研究 | 第16-18页 |
·界面改性研究 | 第18-19页 |
·研究内容与目标 | 第19-20页 |
·研究意义与创新点 | 第20-21页 |
参考文献 | 第21-26页 |
第二章 木材细胞壁层树脂渗透及相互作用研究 | 第26-43页 |
·引言 | 第26-27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7-31页 |
·材料 | 第27页 |
·仪器与设备 | 第27-28页 |
·纳米红外测试 | 第28-31页 |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 | 第31页 |
·固化反应动力学研究 | 第31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1-39页 |
·DSC图谱分析 | 第31-32页 |
·微观结构形貌 | 第32-33页 |
·界面微区化学结构 | 第33-35页 |
·纳米红外成像 | 第35-36页 |
·细胞壁层树脂渗透深度 | 第36-37页 |
·界面微区力学性能 | 第37-39页 |
·本章小结 | 第39-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第三章 胶合界面微观力学行为研究 | 第43-64页 |
·引言 | 第43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3-52页 |
·材料 | 第43-44页 |
·仪器与设备 | 第44页 |
·准静态纳米压痕测试 | 第44-48页 |
·微观蠕变性能分析 | 第48-50页 |
·Nano-DMA测试 | 第50-52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52-60页 |
·弹性模量和硬度 | 第52-53页 |
·蠕变特性 | 第53-58页 |
·动态力学性能 | 第58-60页 |
·本章小结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4页 |
第四章 胶合界面高温老化机理研究 | 第64-83页 |
·引言 | 第64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64-69页 |
·材料 | 第64-65页 |
·仪器设备 | 第65页 |
·高温纳米压痕测试 | 第65-67页 |
·化学特性分析 | 第67-68页 |
·形貌尺寸测量分析 | 第68页 |
·剪切强度测试 | 第68-69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69-79页 |
·温度作用对木材/树脂化学性质的影响 | 第69-73页 |
·温度作用对界面微观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73-76页 |
·温度作用对木材树脂形貌结构的影响 | 第76-78页 |
·温度作用对宏观剪切强度的影响 | 第78-79页 |
·本章小结 | 第79-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3页 |
第五章 胶合界面水热老化性能评价 | 第83-96页 |
·引言 | 第83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83-85页 |
·材料 | 第83页 |
·仪器与设备 | 第83页 |
·水热加速老化处理 | 第83-84页 |
·质量损失测定 | 第84页 |
·形貌结构观察 | 第84页 |
·纳米压痕测试 | 第84-85页 |
·剪切强度测试 | 第85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85-93页 |
·木材和树脂的质量损失 | 第85-86页 |
·水热作用对界面形貌结构的影响 | 第86-88页 |
·水热作用对界面微观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88-92页 |
·水热作用对宏观剪切强度的影响 | 第92-93页 |
·本章小结 | 第93-95页 |
参考文献 | 第95-96页 |
第六章 胶合界面增强改性研究 | 第96-115页 |
·引言 | 第96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96-101页 |
·材料 | 第96-97页 |
·仪器与设备 | 第97页 |
·树脂改性及胶合试件制备 | 第97页 |
·树脂结构分析 | 第97-98页 |
·树脂耐水热性能评价 | 第98页 |
·纳米力学测试 | 第98-99页 |
·胶合界面应变分布研究 | 第99-100页 |
·胶合强度测试 | 第100-101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101-112页 |
·纳米蒙脱土对树脂结构的影响 | 第101-104页 |
·纳米蒙脱土对树脂耐水热性能的影响 | 第104-107页 |
·纳米蒙脱土对纳米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107-110页 |
·胶合界面剪切应变分布 | 第110-111页 |
·纳米蒙脱土对宏观胶合强度的影响 | 第111-112页 |
·本章小结 | 第112-113页 |
参考文献 | 第113-115页 |
第七章 总结论与研究展望 | 第115-118页 |
·总结论 | 第115-116页 |
·研究展望 | 第116-11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18-121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发明专利 | 第121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项目 | 第121-126页 |
英文部分 | 第126-232页 |
CHAPTER 1 INTRODUCTION | 第126-141页 |
·Background | 第126-127页 |
·Literature reviews | 第127-134页 |
·Formation of the interphase | 第127-128页 |
·Interphase characteristics | 第128-131页 |
·Interphase failure | 第131-133页 |
·Interphase modification | 第133-134页 |
·Objectives | 第134-135页 |
·Innovations | 第135-136页 |
References | 第136-141页 |
CHAPTER 2 INVESTIGATION OF THE MOLECULAR-SCALE PENETRATION ANDINTERACTIONS OF RESIN AND WOOD CELL WALLS | 第141-158页 |
·Introduction | 第141-142页 |
·Materials and Methods | 第142-146页 |
·Materials | 第142-143页 |
·Basic principles of AFM-IR | 第143-144页 |
·Preparation of wood-resin bonds | 第144-145页 |
·AFM-IR analysis | 第145-146页 |
·SEM analysis | 第146页 |
·DSC analysis | 第146页 |
·Results and discussion | 第146-155页 |
·DSC analysis | 第146-147页 |
·SEM analysis | 第147-148页 |
·AFM-IR spectra | 第148-151页 |
·AFM-IR imaging | 第151-152页 |
·Penetration depth | 第152-153页 |
·Mechanical response | 第153-155页 |
·Conclusions | 第155-156页 |
References | 第156-158页 |
CHAPTER 3 INVESTIGATION OF THE MICROMECHANICS OF WOOD/RESININTERPHASE | 第158-177页 |
·Introduction | 第158页 |
·Materials and Methods | 第158-164页 |
·Materials | 第158-159页 |
·Methods | 第159-164页 |
·RESULTS AND DISCUSSION | 第164-174页 |
·Reduced elastic modulus and hardness | 第164-166页 |
·Creep behavior | 第166-171页 |
·Dynamic mechanical properties | 第171-174页 |
·CONCLUSIONS | 第174-175页 |
References | 第175-177页 |
CHAPTER 4 HIGH-TEMPERATURE AGING MECHANISM OF THE WOOD/RESININTERPHASE | 第177-196页 |
·Introduction | 第177-178页 |
·Materials and Methods | 第178-182页 |
·Materials | 第178-179页 |
·High-temperature nanoindentation | 第179-181页 |
·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analysis | 第181页 |
·Microstructure analysis | 第181页 |
·Shear strength test | 第181-182页 |
·RESULTS AND DISCUSSION | 第182-192页 |
·Mass loss | 第182-183页 |
·FTIR spectrum analysis | 第183-185页 |
·DSC analysis | 第185-186页 |
·Mechanical properties | 第186-190页 |
·Microstructure analysis | 第190-191页 |
·Shear strength | 第191-192页 |
·CONCLUSIONS | 第192-194页 |
References | 第194-196页 |
CHAPTER 5 EVALUATION OF EFFECTS HOT-WATER ON THE WOOD/RESININTERPHASE | 第196-209页 |
·Introduction | 第196页 |
·Materials and Methods | 第196-198页 |
·Materials | 第196-197页 |
·Methods | 第197-198页 |
·RESULTS AND DISCUSSION | 第198-206页 |
·Mass loss | 第198-199页 |
·Microstructure | 第199-201页 |
·Mechcanical properties | 第201-205页 |
·Shear strength | 第205-206页 |
·CONCLUSIONS | 第206-208页 |
References | 第208-209页 |
CHAPTER 6 REINFORCMENT MODIFICATION OF THE WOOD/RESIN INTERPHASEUSING NANOCLAY | 第209-229页 |
·Introduction | 第209页 |
·Materials and Methods | 第209-213页 |
·Materials | 第209-210页 |
·Methods | 第210-213页 |
·RESULTS AND DISCUSSION | 第213-225页 |
·Characterization of nanoclay-reinforced adhesives | 第213-219页 |
·Micromechanics of the wood/adhesive bondline | 第219-225页 |
·Conclusions | 第225-227页 |
References | 第227-229页 |
CHAPTER 7 GENERAL CONCLUSIONS AND FUTURE WORK | 第229-232页 |
·General conclusions | 第229-231页 |
·Future work | 第231-23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