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民族工作论文

习近平的民族团结思想探析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7页
导论第7-13页
一、习近平民族团结思想的形成第13-20页
 (一)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第13-15页
  1. 20世纪 80—90年代国内外环境变化导致中国民族问题发展呈现新趋势第13页
  2. 20世纪末在福建省带领少数民族群众脱贫致富的实践第13-14页
  3.十八大以来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共筑中国梦的实践第14-15页
 (二)思想来源第15-20页
  1.马克思、恩格斯的民族团结思想第15-16页
  2.列宁的民族团结思想第16-17页
  3.毛泽东的民族团结思想第17-18页
  4.中国特色民族团结思想第18-20页
二、习近平民族团结思想的内容第20-40页
 (一)民族团结的目标与归宿: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第20-21页
 (二)民族团结的基本主题: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第21-25页
  1.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第21-23页
  2.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第23-24页
  3.各民族同心共筑中国梦第24-25页
 (三)民族团结的根本途径: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第25-30页
  1.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对于促进民族团结的重要意义第25-28页
  2.以“两个结合”促进民族团结第28-29页
  3.以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法”促进民族团结第29-30页
 (四)民族团结的思想根基:增强“四个认同”思想第30-35页
  1.以增强国家认同促进民族团结第31-32页
  2.以增强中华民族认同促进民族团结第32-33页
  3.以增强中华文化认同促进民族团结第33-34页
  4.以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同促进民族团结第34-35页
 (五)民族团结的政治保障: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第35-40页
  1.以领导民族工作促进民族团结第36页
  2.以领导落实民族政策促进民族团结第36-38页
  3.以领导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和民族地区干部促进民族团结第38-40页
三、习近平民族团结思想的价值第40-56页
 (一)理论价值第40-44页
  1.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族团结思想第40-41页
  2.丰富了中国特色民族团结思想体系第41-42页
  3.巩固了中国特色民族团结思想的地位第42-44页
 (二)现实价值第44-56页
  1.有助于多民族国家的国族建设第44-47页
  2.有助于族际整合的价值定位第47-49页
  3.有助于国家导向民族政策的实施第49-51页
  4.有助于族际政治整合能力的提升第51-53页
  5.有助于族际政治整合目标的实现第53-56页
结语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62页
后记第62-63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63-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思想政治工作视野下的人民调解研究--以河南省信阳市为例
下一篇:贵州融入长江经济带的地方政府职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