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12页 |
英文摘要 | 第12-14页 |
符号说明 | 第14-15页 |
第1章 苔类植物中萜类次级代谢产物及其生物活性(综述) | 第15-33页 |
·苔类植物中的倍半萜类化合物 | 第16-22页 |
·单环倍半萜——吉玛烷型 | 第16-17页 |
·双环倍半萜——桉烷型 | 第17-19页 |
·三环倍半萜——长叶松烷型 | 第19-20页 |
·苔类植物中倍半萜化合物的生物活性 | 第20-22页 |
·苔类植物中的二萜类化合物 | 第22-27页 |
·链状二萜——植烷型 | 第22-23页 |
·双环二萜——半日花烷型 | 第23-24页 |
·三环二萜——海松烷型 | 第24-25页 |
·四环二萜——贝壳杉烷型 | 第25-26页 |
·大环二萜——西柏烷型 | 第26页 |
·苔类植物中二萜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 | 第26-27页 |
·结语 | 第27页 |
参考文献 | 第27-33页 |
第2章 湿生合叶苔苔化学成分研究 | 第33-58页 |
·前言 | 第33-37页 |
·新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 第37-46页 |
·已知化合物的结构确定 | 第46-47页 |
·细胞毒活性测试 | 第47-48页 |
·实验部分 | 第48-52页 |
·植物采集和鉴定 | 第48页 |
·主要测试仪器和试剂 | 第48页 |
·层析系统和显色剂 | 第48-49页 |
·提取和分离 | 第49-50页 |
·化合物1与2的单晶衍射 | 第50-51页 |
·化合物13与14的ECD计算 | 第51页 |
·细胞毒性实验 | 第51-52页 |
·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 | 第52-55页 |
·总结和讨论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8页 |
第3章 高山钱袋苔化学成分研究 | 第58-76页 |
·前言 | 第58-60页 |
·新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 第60-66页 |
·已知化合物的结构确定 | 第66-67页 |
·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测试 | 第67-69页 |
·实验部分 | 第69-72页 |
·植物采集和鉴定 | 第69页 |
·主要测试仪器和试剂 | 第69页 |
·层析系统和显色剂 | 第69页 |
·提取和分离 | 第69-71页 |
·化合物22的单晶衍射 | 第71页 |
·化合物22的ECD计算 | 第71页 |
·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实验 | 第71-72页 |
·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 | 第72-74页 |
·总结和讨论 | 第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6页 |
第4章 裂萼苔水生变种化学成分研究 | 第76-104页 |
·前言 | 第76-80页 |
·新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 第80-92页 |
·已知化合物的结构确定 | 第92-94页 |
·细胞毒活性测试 | 第94-95页 |
·实验部分 | 第95-97页 |
·药材采集和鉴定 | 第95页 |
·主要测试仪器和试剂 | 第95页 |
·层析系统和显色剂 | 第95页 |
·提取和分离 | 第95-96页 |
·X射线单晶衍射 | 第96-97页 |
·细胞毒活性测试 | 第97页 |
·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 | 第97-101页 |
·总结和讨论 | 第101-102页 |
参考文献 | 第102-104页 |
第5章 Pallambins A-D的光致重排研究 | 第104-116页 |
·前言 | 第104页 |
·Pallambins A-D的光化学研究 | 第104-108页 |
·化学计算为反应机理提供理论支持 | 第108-111页 |
·实验部分 | 第111-113页 |
·主要测试仪器 | 第111页 |
·HPLC实验 | 第111-112页 |
·紫外分析 | 第112页 |
·理论计算 | 第112-113页 |
·总结与讨论 | 第113页 |
参考文献 | 第113-116页 |
致谢 | 第116-117页 |
发表文章目录 | 第117-119页 |
附录Ⅰ 苔藓照片 | 第119-121页 |
附录Ⅱ 新化合物图谱 | 第121-341页 |
附件 | 第341-363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3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