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设计论文--民用建筑论文--交通运输建筑、邮电通信建筑、广播电视建筑论文

基于城市基面的轨道交通枢纽综合体公共空间整合设计研究--以北京西直门交通枢纽综合体公共空间为例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9页
第1章 绪论第9-20页
   ·选题的提出第9-11页
     ·选题背景第9-10页
     ·现状问题第10-11页
   ·国内外研究概述第11-14页
     ·国外研究概况第11-12页
     ·国内研究概况第12-14页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4-15页
     ·研究目的第14-15页
     ·研究意义第15页
   ·研究对象与范围第15-17页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7-19页
   ·论文框架第19-20页
第2章 城市基面概念及要点第20-38页
   ·城市立体化第20-25页
     ·城市立体化概念第21页
     ·城市立体化的发展动力第21-24页
     ·构建城市立体化结构的空间要素第24-25页
   ·城市基面系统第25-34页
     ·城市基面第26-28页
     ·多层次城市基面系统第28-34页
   ·城市多层次基面结构对建筑的影响与作用第34-36页
     ·建筑功能复合化和集约化第34-35页
     ·建筑空间巨型化第35-36页
     ·空间系统整合化第36页
   ·本章小结第36-38页
第3章 公共空间现存问题及基于城市基面的整合设计影响要素分析第38-73页
   ·轨道交通枢纽综合体公共空间基本概念及现存问题第38-51页
     ·轨道交通枢纽综合体及其公共空间第38-47页
     ·轨道交通枢纽综合体公共空间现存问题第47-51页
   ·轨道交通枢纽综合体公共空间整合设计的必要性第51-61页
     ·综合体公共空间整合设计概念第51-52页
     ·国内外成功案例第52-57页
     ·基于多层次城市基面的轨道交通枢纽综合体公共空间整合设计的必要性第57-61页
   ·轨道交通枢纽综合体公共空间整合设计影响要素分析第61-72页
     ·整合设计的基础条件第61-62页
     ·整合设计的影响要素第62-72页
   ·本章小结第72-73页
第4章 基于城市基面的轨道交通枢纽综合体公共空间的整合设计第73-94页
   ·整合设计原则第73-76页
     ·城市要素整体性第73-74页
     ·换乘功能主体性第74页
     ·步行交通核心性第74-75页
     ·功能复合化第75页
     ·空间集约化第75-76页
     ·设施宜人化第76页
   ·整合设计要点第76-93页
     ·建立与城市基面相适应的综合体公共空间的空间关系第76-81页
     ·建立适应城市立体化的公共空间步行系统第81-86页
     ·建立适宜的综合体公共空间功能复合度第86-89页
     ·确立适宜的综合体公共空间规模与形态第89-91页
     ·设置与立体化结构有效整合的公共空间服务设施第91-93页
   ·本章小结第93-94页
第5章 实例研究第94-112页
   ·北京西直门交通枢纽综合体公共空间概述第94-100页
     ·区位第94-95页
     ·功能布局第95-96页
     ·公共空间构成与现状第96-100页
   ·现实使用中的分析与评价第100-106页
     ·公共空间与城市基面的空间关系第100-101页
     ·公共空间流线组织第101-102页
     ·公共空间功能组织第102-103页
     ·公共空间规模和形态第103页
     ·公共空间服务设施使用第103-106页
   ·整合设计的改善策略第106-111页
     ·公共空间与城市基面空间关系改善策略第106-108页
     ·利用城市中庭对流线和功能的改善策略第108-109页
     ·空间规模和形态改善策略第109-110页
     ·服务设施改善策略第110-111页
   ·本章小结第111-112页
结论第112-113页
参考文献第113-118页
附录第118-122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参与科研项目说明第122-123页
致谢第123页

论文共12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北京传统村落马栏村保护与发展研究
下一篇:康复医疗环境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