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1-33页 |
·引言 | 第11-12页 |
·配位聚合物的构筑策略 | 第12-13页 |
·配位聚合物的结构类型分类 | 第13-14页 |
·一维层状配位聚合物 | 第13页 |
·二维网状配位聚合物 | 第13-14页 |
·三维网状配位聚合物 | 第14页 |
·配位聚合物调控方法 | 第14-22页 |
·配体局部修饰调控方法 | 第14-15页 |
·对配位间隔基的修饰 | 第14-15页 |
·对配体端基的修饰 | 第15页 |
·金属阳离子调控方法 | 第15-16页 |
·阴离子调控方法 | 第16-19页 |
·溶剂调控法 | 第19-22页 |
·手性配位聚合物的构筑策略 | 第22-26页 |
·特定构型的非手性配体构建策略 | 第22-24页 |
·手性配体构建策略 | 第24-25页 |
·形成手性的金属离子构建策略 | 第25-26页 |
·催化功能配位聚合物的构建策略 | 第26-30页 |
·具有活性金属离子中心的构建策略 | 第26-27页 |
·特定桥连配体的构建策略 | 第27-29页 |
·配位多孔环境的构建策略 | 第29-30页 |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 第30-33页 |
·半刚性三脚架配体的设计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31-32页 |
·半刚性二脚架配体的设计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32-33页 |
第二章 以三苯基三嗪为间隔基的半刚性三脚架配体的制备及其过渡金属配合物的催化性能研究 | 第33-62页 |
·实验部分 | 第33-38页 |
·试剂与仪器 | 第33页 |
·晶体结构的测定 | 第33页 |
·配体和配合物的合成 | 第33-37页 |
·L~1配体前体的合成 | 第33-34页 |
·配体L~1骨架的合成 | 第34-35页 |
·L~2和L~3配体骨架的合成 | 第35-36页 |
·L~2配体的合成 | 第36页 |
·L~3配体的合成 | 第36-37页 |
·配体L~1、L~2和L~3的配合物的合成 | 第37-38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8-53页 |
·配合物[Cd(L~1)_2I_2]CHCl_3 (1)的晶体结构描述 | 第38-40页 |
·配合物[Cd(L~2)_2I_2](2)的晶体结构描述 | 第40-42页 |
·配合物[Hg(L~2)_2I_2]CHCl_3(3)的晶体结构描述 | 第42-45页 |
·配合物[Zn(L~3)_2Ac_2]CHCl_3(4)的晶体结构描述 | 第45-53页 |
·谱学 | 第53-57页 |
·环己醇催化氧化反应的初步研究探索 | 第57-60页 |
·催化氧化反应的实验步骤 | 第57-60页 |
·配位聚合物1催化氧化环己醇生成实验小结 | 第60页 |
·本章小结 | 第60-62页 |
第三章 以邻苯二甲酸亚胺为间隔基的半刚性二脚架配体的制备及其配合物的手性调控 | 第62-82页 |
·实验部分 | 第62-64页 |
·试剂与仪器 | 第62页 |
·晶体结构的测定 | 第62页 |
·配体的合成 | 第62-63页 |
·配合物的合成 | 第63-64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64-76页 |
·配体L~4的结构 | 第64页 |
·配合物晶体的结构 | 第64-76页 |
·配合物[Co(O44')_2]·2SCN·CHCl_3·7H2O(5)的晶体结构描述 | 第64-68页 |
·配合物[Co (O44')_2 (CF_3CO2)_2] ( ? -1, Λ-1)(6)的晶体结构描述 | 第68-76页 |
·谱学 | 第76-80页 |
·~1H NMR | 第76-79页 |
·CD光谱 | 第79-80页 |
·本章小结 | 第80-82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82-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89页 |
致谢 | 第89-9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90-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