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10页 |
英文摘要 | 第10-13页 |
前言 | 第13-15页 |
第一部分 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的耐药机制的研究 | 第15-36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15-23页 |
1. 材料 | 第15-17页 |
·菌株来源 | 第15-17页 |
·主要试剂 | 第17页 |
·主要仪器 | 第17页 |
2. 方法 | 第17-23页 |
·MHT 对产碳青霉烯酶菌株进行表型确证 | 第17页 |
·细菌DNA模板的制备 | 第17-18页 |
·琼脂糖凝胶电泳 | 第18页 |
·PCR 检测碳青霉烯酶基因 KPC、VIM、IMPGES、OXA-48 等 | 第18-20页 |
·PCR 检测 I 类整合子、ISCR 元件的保守区和变区 | 第20-22页 |
·I 类整合子和 ISCR 可变区基因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分析 | 第22-23页 |
·复杂性整合子的研究 | 第23页 |
结果 | 第23-32页 |
·MHT结果 | 第23-24页 |
·碳青霉烯酶基因检测结果 | 第24-26页 |
·I类整合子极其可变区结果 | 第26-28页 |
·ISCR1及其可变区检测结果 | 第28-30页 |
·复杂性整合子的检测结果 | 第30-32页 |
讨论 | 第32-36页 |
第二部分 耐碳青霉烯酶肠杆菌的同源性分析 | 第36-41页 |
前言 | 第36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36-37页 |
1. 材料 | 第36页 |
·菌株来源 | 第36页 |
·主要试剂 | 第36页 |
·主要仪器 | 第36页 |
2. 方法 | 第36-37页 |
·DNA 模板的制备 | 第36页 |
·ERIC-PCR 方法检测细菌同源性 | 第36-37页 |
结果 | 第37-39页 |
讨论 | 第39-40页 |
结论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6页 |
综述 | 第46-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