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1 引言 | 第9-15页 |
·卵巢概述 | 第9页 |
·黄体的分类 | 第9页 |
·黄体的组成 | 第9页 |
·黄体的形成及其分子生物学变化 | 第9-11页 |
·黄体的形成 | 第9-10页 |
·分子生物学变化 | 第10-11页 |
·黄体功能化标志 | 第11-12页 |
·芳香化酶 | 第11页 |
·StAR | 第11页 |
·孕酮及类固醇激素 | 第11-12页 |
·黄体退化 | 第12-13页 |
·AMPK及ERK1/2作用通路 | 第13-14页 |
·AMPK | 第13页 |
·ERK1/2 | 第13-14页 |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4-15页 |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15-23页 |
·实验材料 | 第15-17页 |
·实验动物及其组织 | 第15-16页 |
·主要药品和试剂 | 第16页 |
·主要仪器和设备 | 第16-17页 |
·实验方法 | 第17-23页 |
·RNA提取 | 第17页 |
·荧光定量PCR引物的设计及合成 | 第17-18页 |
·荧光定量PCR(Real Time PCR) | 第18-19页 |
·PCR产物电泳检测及序列测定 | 第19页 |
·组织蛋白提取 | 第19页 |
·蛋白测定 | 第19-20页 |
·SDS-PAGE 凝胶电泳 | 第20-21页 |
·Western blotting | 第21-22页 |
·免疫荧光染色 | 第22-23页 |
·实验数据统计方法 | 第23页 |
3 结果 | 第23-28页 |
·类固醇合成相关基因在发情周期内mRNA表达的变化 | 第23-25页 |
·RT-PCR产物的特异性检测 | 第23-24页 |
·RT-qPCR结果 | 第24-25页 |
·AMPK、ERK1/2及3 β-HSD蛋白在发情周期内的表达 | 第25-27页 |
·类固醇合成相关蛋白的免疫三标 | 第27-28页 |
4 讨论 | 第28-32页 |
·孕酮在发情周期内的变化 | 第29-30页 |
·类固醇合成相关基因在发情周期内mRNA和蛋白的表达 | 第30-31页 |
·AMPK及ERK1/2蛋白在发情周期内的表达 | 第31-32页 |
5 结论 | 第32-33页 |
致谢 | 第33-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38页 |
作者简介 | 第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