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城市规划论文--城市规划布局论文--总体规划论文

在老城区保护视野下的济南历史文脉型绿道的规划设计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2页
   ·选题背景第10-12页
     ·寻找逐渐丢失的城市历史文化第10页
     ·进一步保护城市历史文化资源第10-11页
     ·建设宜居城市第11页
     ·缓解城市的交通压力第11-12页
   ·研究对象及相关概念和研究范围第12-18页
     ·研究对象第12页
     ·相关概念解析第12-17页
     ·研究范围第17-18页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8页
     ·研究目的第18页
     ·研究意义第18页
   ·研究内容与框架第18-20页
     ·研究内容第18-19页
     ·研究框架第19-20页
   ·研究方法第20-22页
第二章 绿道与历史文脉资源的理论研究第22-33页
   ·绿道的功能演变与历史文脉的关系第22-24页
     ·第一阶段(1867-1900):改善河流污染第22页
     ·第二阶段(1900-1945):改善道路交通第22-23页
     ·第三阶段(1945-70年代):环保运动与自然遗产第23-24页
     ·第四阶段(70年代-90年代):人与自然的关系第24页
     ·第五阶段(90年代-今):人文资源与自然资源的结合第24页
   ·相关研究与案例分析第24-31页
     ·国外的研究情况第24-26页
     ·国内的研究成果第26-28页
     ·国外历史文脉型绿道的实例研究与启示第28-29页
     ·国内历史文脉型绿道的实例研究与启示第29-31页
   ·世界城市历史型绿道建设的经验总结第31-33页
     ·注重对历史文化环境的保护第31页
     ·生态环境的保护分析第31页
     ·注重历史文化功能第31-32页
     ·公众参与性第32页
     ·慢行交通的结合第32-33页
第三章 在老城区保护视野下的历史文脉型绿道营造第33-41页
   ·济南历史老城区保护与绿道建设第33-36页
     ·济南历史老城区现状第33-34页
     ·有关济南老城区保护的现状问题第34页
     ·济南老城区保护的思路第34-35页
     ·绿道与历史古城保护的关系第35页
     ·济南老城区历史文脉型绿道的可行性分析第35-36页
   ·济南历史文脉绿道的建设策略第36-37页
     ·绿道的定位要突出历史保护的内涵第36页
     ·用慢行系统的布局优化老城交通第36页
     ·绿道引导游客的游览线路第36-37页
   ·济南历史文脉绿道的建设主题第37-38页
     ·以绿道界定老城第37页
     ·以绿道保护老城第37页
     ·以绿道兴盛老城第37-38页
   ·绿道建设要求第38-41页
     ·绿道的选线规划第38页
     ·绿道的结构规划第38-39页
     ·绿道的宽度规划第39-41页
第四章 济南市老城区历史文脉型绿道规划设计研究第41-66页
   ·现状资源调研及相关既有规划第41-52页
     ·历史文脉资源第41-46页
     ·生态自然资源第46-48页
     ·相关已编制的规划第48-52页
   ·绿道历史文化资源评价第52-56页
     ·可游度评定第52-54页
     ·可行性评定第54-56页
   ·城市历史街区型绿道规划设计模式第56-57页
       ·历史街区型绿道第56页
     ·生态自然型绿道第56-57页
   ·济南老城区历史文脉型绿道规划构建方法第57-66页
     ·游览流线第57-58页
     ·空间连接方式第58-59页
     ·游径设计第59-60页
     ·交通节点连接第60-62页
     ·公共设施第62-63页
     ·植物配置第63-66页
第五章 结论第66-67页
参考文献第67-70页
致谢第70-71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第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城市社区居住环境改造设计研究--以泰安清真寺小区环境设计为例
下一篇:新时期髙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以S大学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