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1 前言 | 第8-16页 |
·梨组织培养研究现状 | 第8-13页 |
·茎尖、茎段培养 | 第8-10页 |
·外植体的取材和处理 | 第8-9页 |
·基本培养基的影响 | 第9-10页 |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影响 | 第10页 |
·叶片培养 | 第10-12页 |
·基本培养基的影响 | 第10-11页 |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影响 | 第11页 |
·其它影响因素 | 第11-12页 |
·源于其它外植体的离体培养 | 第12-13页 |
·多倍体育种研究进展 | 第13-15页 |
·多倍体育种的主要途径 | 第13-14页 |
·自然变异获得多倍体 | 第13页 |
·物理诱变法获得多倍体 | 第13页 |
·化学诱变法获得多倍体 | 第13页 |
·有性杂交获得多倍体 | 第13-14页 |
·胚乳培养获得多倍体 | 第14页 |
·原生质体融合获得多倍体 | 第14页 |
·多倍体鉴定的方法 | 第14-15页 |
·形态鉴定 | 第14页 |
·解剖结构鉴定 | 第14页 |
·生理生化特性鉴定 | 第14-15页 |
·染色体数目鉴定 | 第15页 |
·试验目的和研究意义 | 第15-16页 |
2 试验材料和方法 | 第16-19页 |
·试验材料 | 第16页 |
·试验方法 | 第16-18页 |
·单芽茎段离体培养 | 第16-17页 |
·单芽茎段的初代培养 | 第16页 |
·单芽茎段的增殖 | 第16-17页 |
·叶片再生培养 | 第17-18页 |
·生长调节剂对梨叶片不定芽再生的影响 | 第17页 |
·不定芽生根培养 | 第17-18页 |
·多倍体诱导 | 第18页 |
·数据分析 | 第18-19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19-39页 |
·单芽茎段离体培养 | 第19-25页 |
·单芽茎段取材时间对初代培养的影响 | 第19-21页 |
·黄冠梨单芽茎段取材时间对初代培养的影响 | 第19页 |
·雪花梨单芽茎段取材时间对初代培养的影响 | 第19-20页 |
·中梨一号单芽茎段取材时间对初代培养的影响 | 第20-21页 |
·培养基和生长调节剂对试管苗增殖的影响 | 第21-25页 |
·不同因素对黄冠梨试管苗增殖的影响 | 第21页 |
·MS培养基中6-BA与NAA对黄冠梨试管苗增殖系数的影响 | 第21-22页 |
·不同因素对雪花梨试管苗增殖的影响 | 第22-23页 |
·MS培养基中6-BA与NAA对雪花梨试管苗增殖系数的影响 | 第23-24页 |
·不同因素对中梨一号试管苗增殖的影响 | 第24-25页 |
·1/2MS培养基中6-BA与NAA对中梨一号试管苗增殖系数的影响 | 第25页 |
·试管苗叶片离体再生培养 | 第25-33页 |
·叶片再生的动态过程 | 第25-26页 |
·生长调节剂对梨叶片再生的影响 | 第26-32页 |
·生长调节剂对黄冠梨叶片再生的影响 | 第26-28页 |
·生长调节剂对雪花梨叶片再生的影响 | 第28-30页 |
·生长调节剂对中梨一号叶片再生的影响 | 第30-32页 |
·不定芽生根 | 第32-33页 |
·暗培养天数对不定芽生根的影响 | 第32-33页 |
·IBA浓度对试管苗生根的影响 | 第33页 |
·多倍体诱导 | 第33-39页 |
·秋水仙素浸渍法中梨叶片的诱导效果 | 第33-36页 |
·秋水仙素混培法中梨叶片的诱导效果 | 第36-39页 |
·液体培养基中梨叶片的诱导效果 | 第36-37页 |
·固体培养基中梨叶片的诱导效果 | 第37-39页 |
4 讨论 | 第39-43页 |
·影响梨单芽茎段离体培养的因素 | 第39页 |
·叶片高效再生体系的建立 | 第39-41页 |
·秋水仙素诱导多倍体 | 第41-43页 |
5 结论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50页 |
Abstract | 第50-52页 |
图版 | 第52-58页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