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矿床学论文--矿床分类论文--燃料矿床论文--石油、天然气论文

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长2低阻油层分布及成藏控制因素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7页
第1章 绪论第7-14页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7-8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8-11页
     ·低阻油层成因研究现状第8-9页
     ·低阻油层识别方法研究现状第9-10页
     ·油气成藏研究现状第10-11页
     ·研究区油层研究现状第11页
   ·研究目标及主要研究内容第11-12页
     ·研究目标第11页
     ·主要研究内容第11-12页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第12页
   ·完成的工作量第12-14页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第14-20页
   ·地理位置及勘探概况第14-15页
     ·地理位置第14页
     ·勘探开发现状第14-15页
   ·构造沉积演化特征第15-17页
     ·构造演化特征第15-16页
     ·沉积演化特征第16-17页
   ·地层特征第17-18页
   ·砂体展布特征第18-20页
第3章 低阻油层分布第20-50页
   ·长2油层电性特征第20-24页
     ·电阻率绝对值及电阻增大率均低第20-22页
     ·电阻率平面分布无规律第22-24页
   ·长2油层低阻成因分析第24-36页
     ·骨架导电矿物的影响第24-25页
     ·黏土矿物的影响第25-27页
     ·地层水矿化度的影响第27-29页
     ·碎屑颗粒粒度的影响第29-31页
     ·复杂孔隙结构的影响第31-33页
     ·束缚水饱和度的影响第33-34页
     ·淡水泥浆侵入的影响第34-36页
   ·长2油层测井识别图版第36-41页
   ·油层测井识别图版综合判识效果分析第41-44页
   ·长2低阻油层分布第44-50页
第4章 油气来源及运聚特征第50-66页
   ·油气来源分析第50-54页
     ·烃源岩特征第50-51页
     ·油源对比第51-54页
   ·油气运聚特征第54-64页
     ·油气成藏期次第54-56页
     ·油气运聚通道第56-59页
     ·油气运聚方式第59-61页
     ·油气运聚动力第61-64页
   ·成藏模式第64-66页
第5章 成藏控制因素第66-73页
   ·烃源岩分布的控制第66-67页
   ·垂向上发育的裂缝系统控制着石油的分布第67-68页
   ·单斜背景下的鼻状隆起为研究区石油分布的有利区域第68-70页
   ·储层渗透率的控制第70-73页
第6章 结论第73-74页
致谢第74-75页
参考文献第75-79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第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塔中10号构造带上奥陶统良里塔格组台内礁滩分布研究
下一篇:川西南部地区沙溪庙组储层特征及其控制因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