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组织、银行论文--商业银行(专业银行)论文

基于数据包络法的我国上市商业银行效率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1页
1 引言第11-20页
   ·研究背景第11-12页
   ·研究意义第12-13页
     ·客观评价金融危机对我国商业银行整体效率的影响第12页
     ·为我国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提高提供政策建议第12页
     ·为国家政策的制定和行业监管提供科学依据第12-13页
     ·引导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第13页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3-17页
     ·国外关于银行效率的研究综述第13-15页
     ·国内关于银行效率的研究综述第15-17页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第17-19页
     ·研究内容第17页
     ·研究方法第17页
     ·本文的研究框图第17-19页
   ·本文创新之处第19-20页
2 商业银行效率及其测度理论基础第20-31页
   ·经济效率与商业银行效率第20-21页
     ·经济效率第20-21页
     ·商业银行效率第21页
   ·商业银行效率的界定第21-27页
     ·成本效率(CE)第22-23页
     ·配置效率(AE)和技术效率(TE)第23-25页
     ·纯技术效率(PTE)和规模效率(SE)第25-27页
   ·商业银行效率的测度方法第27-29页
     ·商业银行效率测度的参数方法第27-28页
     ·商业银行效率测度的非参数方法第28-29页
     ·本文采用的商业银行效率度量方法第29页
   ·本章小结第29-31页
3 数据包络分析的实证模型构建第31-45页
   ·数据包络分析的主要变量第31-34页
     ·投入(Input)和产出(Output)第31-32页
     ·决策单元(Decision Making Units,DMU)第32-33页
     ·参考集(Reference Set)第33页
     ·生产可能集(Production Possibility Set)第33-34页
     ·有效前沿面(Production surface)第34页
   ·DEA实证模型的选取第34-40页
     ·DEA模型的选取的原则第35页
     ·DEA模型第35-40页
   ·输入和产出指标体系的构建第40-43页
     ·输入和产出指标体系构建原则第40-42页
     ·输入和产出指标的确立第42-43页
     ·要素价格第43页
   ·决策单元的确定第43-44页
   ·本章小结第44-45页
4 我国上市商业银行效率实证分析第45-64页
   ·样本数据的选择第45-46页
   ·我国上市商业银行效率的实证结果第46-50页
     ·效率度量结果第46-49页
     ·Malmquist指数测度结果第49-50页
   ·实证结果分析第50-62页
     ·成本效率分析第51-55页
     ·技术效率和配置效率分析第55-59页
     ·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分析第59-61页
     ·Malmquist指数分析第61-62页
   ·本章小结第62-64页
5 提高我国商业银行效率的政策建议第64-69页
   ·改革创新提高我国商业银行配置效率第64-65页
     ·继续深化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第64页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内部管理水平第64-65页
     ·加强金融创新,完善金融监管第65页
   ·合理配置提升我国商业银行规模效率第65-67页
     ·合理配置固定资产资源第66页
     ·科学安排可贷资金数量第66页
     ·合理设置我国商业银行规模水平第66-67页
   ·加大投入提升我国商业银行技术水平第67-68页
     ·大力提高人力资源素质第67页
     ·提高技术进步和创新第67-68页
   ·本章小结第68-69页
6 结论及展望第69-71页
   ·本文结论第69-70页
   ·本文的局限及展望第70-71页
     ·本文存在的不足第70页
     ·对未来进一步研究的展望第70-71页
参考文献第71-74页
致谢第74-75页
附录第75-78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地方政府行为与区域金融发展关系研究
下一篇:我国信用卡信用风险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