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松江湿地生态旅游市场开发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绪论 | 第9-17页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旅游的发展 | 第9页 |
·湿地生态旅游的兴起 | 第9页 |
·旅游业的发展方向 | 第9-10页 |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0-14页 |
·湿地研究进展 | 第10-11页 |
·生态旅游研究进展 | 第11-12页 |
·湿地生态旅游研究进展 | 第12-13页 |
·游客旅游满意度研究进展 | 第13-14页 |
·研究意义和目的 | 第14页 |
·研究意义 | 第14页 |
·研究目的 | 第14页 |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14-17页 |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15-17页 |
2 松江湿地概况及生态旅游资源分类与评价 | 第17-22页 |
·研究区域概况 | 第17-18页 |
·地理区位 | 第17页 |
·区域概况 | 第17-18页 |
·动植物资源 | 第18页 |
·松江湿地旅游资源分类及特点 | 第18-20页 |
·湿地旅游资源分类构成 | 第18-20页 |
·松江湿地生态资源构成分析 | 第20页 |
·松江湿地生态旅游资源评价 | 第20-21页 |
·湿地资源构成分析 | 第20页 |
·湿地资源组合分析 | 第20-21页 |
·湿地资源分布分析 | 第21页 |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3 哈尔滨市旅游客源市场分析 | 第22-32页 |
·哈尔滨旅游业发展现状 | 第22-23页 |
·哈尔滨市旅游经济数据分析 | 第22-23页 |
·哈尔滨市旅游业行业相关数据 | 第23页 |
·哈尔滨市旅游客源市场结构分析 | 第23-31页 |
·客源市场结构理论及研究意义 | 第23页 |
·哈尔滨市国内旅游客源市场结构分析 | 第23-26页 |
·哈尔滨市入境旅游客源市场结构分析 | 第26-31页 |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4 松江湿地生态旅游市场及旅游者特征分析 | 第32-45页 |
·生态旅游者概念及特征 | 第32-33页 |
·生态旅游者的界定 | 第32页 |
·生态旅游者特点 | 第32页 |
·生态旅游者分类 | 第32-33页 |
·松江湿地旅游者人口学特征 | 第33-35页 |
·性别 | 第33页 |
·年龄结构 | 第33-34页 |
·教育程度 | 第34页 |
·职业 | 第34-35页 |
·湿地景区客源市场结构及旅游花费分析 | 第35-38页 |
·湿地景区国内客源市场结构研究 | 第35-36页 |
·客源地游客旅游花费研究 | 第36-38页 |
·湿地游客旅游心理和认知分析 | 第38-41页 |
·哈尔滨“冰城夏都”及湿地旅游知名度分析 | 第39页 |
·松江湿地各景区知晓度分析 | 第39-40页 |
·旅游信息获取渠道分析 | 第40页 |
·旅游商品价格评价 | 第40-41页 |
·游客对旅游资源的兴趣分析 | 第41页 |
·湿地游客旅游行为分析 | 第41-43页 |
·游客交通方式选择 | 第42页 |
·游客来哈尔滨主要目的分析 | 第42-43页 |
·游客旅游方式选择 | 第43页 |
·游客购物地点选择 | 第43页 |
·游客夜间活动选择分析 | 第43页 |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5 湿地景区游客旅游满意度研究 | 第45-53页 |
·研究方法及模型 | 第45页 |
·分析及结果 | 第45-51页 |
·信度检验 | 第45-46页 |
·服务及设施满意度均值比较 | 第46-47页 |
·游客满意度相关性分析 | 第47-48页 |
·游客满意度回归分析 | 第48-51页 |
·本章小结 | 第51-53页 |
6 松江湿地生态旅游市场开发 | 第53-64页 |
·湿地生态旅游市场SWOT分析 | 第53-57页 |
·优势分析 | 第53-55页 |
·劣势分析 | 第55-56页 |
·机遇分析 | 第56-57页 |
·挑战分析 | 第57页 |
·湿地生态旅游市场细分及目标市场定位 | 第57-58页 |
·国际入境生态旅游市场细分和定位 | 第57-58页 |
·国内生态旅游市场细分和定位 | 第58页 |
·湿地生态旅游市场营销组合策略 | 第58-62页 |
·湿地生态旅游产品策略 | 第58-60页 |
·湿地生态旅游价格策略 | 第60页 |
·湿地生态旅游渠道策略 | 第60-62页 |
·湿地生态旅游促销策略 | 第62页 |
·本章小结 | 第62-64页 |
结论 | 第64-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1页 |
附录 | 第71-8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6-87页 |
致谢 | 第87-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