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Summary | 第5-10页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10-11页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11-27页 |
引言 | 第11-12页 |
1、同期发情 | 第12-16页 |
·发情机理 | 第12-13页 |
·同期发情的研究进展 | 第13-15页 |
·影响同期发情的因素 | 第15-16页 |
2、组织培养 | 第16-20页 |
·组织培养的原理 | 第16-17页 |
·细胞培养的发展过程 | 第17-18页 |
·细胞系的分类 | 第18页 |
·细胞系的鉴定 | 第18页 |
·成纤维细胞的生物学特性 | 第18-19页 |
·成纤维细胞系的发展进程 | 第19页 |
·细胞培养的影响因素 | 第19-20页 |
3、动物乳腺生物反应器 | 第20-23页 |
·乳腺生物反应器的原理 | 第20页 |
·乳腺生物反应器的优点 | 第20-21页 |
·乳腺生物反应器的发展进程 | 第21-22页 |
·乳腺生物反应器的不足 | 第22-23页 |
4、性别鉴定 | 第23-26页 |
·性别鉴定的优点 | 第23页 |
·性别决定的分类 | 第23页 |
·性别鉴定的方法 | 第23-25页 |
·利用 SRY 基因进行性别鉴定 | 第25页 |
·性别鉴定的发展进程 | 第25页 |
·性别鉴定的发展前景 | 第25-26页 |
5、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6-27页 |
第二部分:试验部分 | 第27-51页 |
试验一:奶山羊胎儿成纤维细胞系的建立 | 第27-36页 |
引言 | 第27页 |
1 试验材料 | 第27-29页 |
·主要试剂 | 第27-28页 |
·试验器材 | 第28页 |
·试验动物 | 第28页 |
·常用试剂配制 | 第28-29页 |
2 试验方法 | 第29-33页 |
·奶山羊的同期发情 | 第29-31页 |
·奶山羊胎儿成纤维细胞的分离和体外培养 | 第31-33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3-35页 |
·同期发情结果 | 第33页 |
·不同培养方法培养原代成纤维细胞的结果 | 第33-34页 |
·细胞形态学观察 | 第34-35页 |
·成纤维细胞冻存前与复苏后的细胞存活率 | 第35页 |
4 讨论 | 第35-36页 |
试验二:奶山羊胎儿成纤维细胞系的生物学特性分析 | 第36-43页 |
引言 | 第36-37页 |
1 试验材料 | 第37-38页 |
·主要试剂 | 第37页 |
·试验器材 | 第37-38页 |
·常用试剂配制 | 第38页 |
2 试验方法 | 第38-40页 |
·细胞生物学特性分析 | 第38-39页 |
·微生物污染检测 | 第39-40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40-42页 |
·成纤维细胞生长的动态观察 | 第40-41页 |
·成纤维细胞染色体观察 | 第41-42页 |
·微生物污染检测结果 | 第42页 |
4 讨论 | 第42-43页 |
试验三:奶山羊胎儿成纤维细胞 SRY-PCR 法性别鉴定 | 第43-51页 |
引言 | 第43-44页 |
1 试验材料 | 第44-45页 |
·主要试剂 | 第44页 |
·试验器材 | 第44-45页 |
·常用试剂配制 | 第45页 |
2 试验方法 | 第45-48页 |
·引物设计 | 第45-46页 |
·奶山羊胎儿成纤维细胞 DNA 提取 | 第46页 |
·公羊、母羊血液采集及 DNA 提取 | 第46页 |
·提取 DNA 的检测 | 第46页 |
·梯度 PCR 反应体系及反应条件 | 第46-47页 |
·普通 PCR 反应体系及反应条件 | 第47页 |
·SRY 基因 PCR 产物胶回收 | 第47页 |
·载体连接 | 第47页 |
·转化感受态细胞 | 第47-48页 |
·蓝白斑筛选 | 第48页 |
·菌液 PCR 检测 | 第48页 |
·序列测定 | 第48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48-50页 |
·引物设计结果 | 第48-49页 |
·性别鉴定结果 | 第49页 |
·测序结果 | 第49-50页 |
4 讨论 | 第50-51页 |
全文结论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9页 |
附录 | 第59-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个人简介 | 第63-64页 |
导师简介 | 第64-65页 |